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段注订补

说文段注订补

十四卷。清王绍兰(1760-1825)撰。绍兰字畹馨,号南陔,晚年自号思惟居士,萧山(今属浙江)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进士,官至福建巡抚。学以许慎、郑玄为宗,于《仪礼》、《说文》致力尤深,著述宏富,尚有《礼堂集义》、《仪礼图》、《小学集解》等数十种,多不传。晚年手自写定《说文集注》百二十四册,未及完稿而卒。是书撰于嘉庆间,世不知晓,光绪十四年(1888)胡燏棻始求得刊刻,前有李鸿章、潘祖荫序,后有燏棻跋。是书为订补段氏《说文注》之作,其例有二:订者订段之讹,补者补段之略。胡朴安认为,其书“视徐氏钮氏之书,更为丰富而畅达;而持论之平实,过于钮氏。”(《中国文字学史》三百一十五页)统观其书,所订补段注者,皆有根据,抉择详审。如段氏谓“例”字“晚出,汉人少言‘例’者,杜氏说《左传》乃云‘发凡言例’”,王氏据《公羊传》已见“例”字指出段氏之失误;段氏谓“佋”字“虽《经典释文》时称之,然必晋人所窜入。晋人以凡‘昭’字可易为‘曜’,而‘昭穆’不可易也,乃读为上招切,且又制此篆窜入《说文》”,王氏据刘向赋有“佋”字指出段氏之武断。是书的价值,大抵与冯桂芬《说文解字段注考正》相同,为读段注者不可不读之书。是书胡刻十四卷本不易得,今有光绪间吴县刘翰怡刻本,刘跋云:“此稿海宁许子颂所藏,拟编入《许学丛刻》者,今赠承翰刻之。”然视胡刻本略少二分之一,刘本已非完本。

猜你喜欢

  • 珠泉草庐诗钞

    四卷。廖树蘅(生卒年未详)撰。廖树蘅,湖南宁乡人。清岁贡生。官宜章清泉等县教谕、内阁中书。树蘅以端正干济著称,久斡湖南矿物,为当事所倚重,而亦能诗。陈三立称其诗芳鲜澄澈。王闿运亦称其诗裔皇中宫音,决非

  • 附广肘后方

    见《肘后备急方》。

  • 道德经论兵要义

    四卷。唐王真撰。王真生卒年不详。唐德宗(779-804)时,曾以朝议郎出任汉州刺史,充威胜军使。鉴于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尾大不掉的局面,王真乃于元和四年(809)七月向宪宗上奏此书,以期开一弥兵止战之

  • 通语

    一卷。吴殷基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殷基字德嗣,云阳(今陕西淳化县)人。《吴志·顾邵传注》云:“殷礼子基作《通语》曰:‘礼字德嗣,云云。’”又引文士传曰:“礼子基以才学知名,著《通语》数十篇。”

  • 簠斋尺牍

    ① 不分卷。清陈介祺撰。陈介祺,详见《簠斋金石文字考释》条。本书以册记,书中所录各信,均为陈氏与吴大澂讨论金石的函件。信尾所署年月,起自同治元年(1863),至光绪五年(1879)。信中所考订商榷者,

  • 汉溪书法通解

    八卷。清戈守智撰。戈守智字达夫,平湖(今地址不详)人。此书成于乾隆十五年(1750)。书中全六卷分述六门,卷一为述古两篇,前篇为戈守智自撰,叙古来书法源流。后篇题为“名人论书”,实则杂取前人论书之语。

  • 九州山水考

    三卷。清孙承泽(详见《尚书集解》)撰。《九州山水考》将《禹贡》篇所涉及到的山水等加以分类,并以类相从。共分山四十三座,其中正导的二十七座,杂见的十六座;水四十二条,其中正导的九条,杂见的三十三条;又附

  • 山礬书屋诗初集

    十卷。清郭凤(1772-1840)撰。郭凤,字友桐,又字丹叔,号雪樵,浙江嘉兴人。能诗,善书画,工八分书。郭凤特好诚斋(宋杨万里)诗,朝吟夕诵,时以清新透脱之语,状摹眼前之景致。因他“沉屏思虑,独以灵

  • 筹饷卮言

    一卷。清唐梦赍(1627-1696)撰。唐梦赍,字济武,号豹岩。淄川(今山东淄博)人。顺治进士,官检讨,因得罪权贵,罢官。著有《铜钞疏》、《禁粜说》等。是书针对当时开捐纳事例和停发各省俸工等款,提出了

  • 湘芗漫录

    四卷,后附《易经集说》一卷。清查彬著。彬字伯野,安徽泾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在皖、豫间做官三十年。此书主要是阐发《易》《诗》《书》及《三礼》的义理,而对《易》用力最勤。用六十四卦参证经史,不章解句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