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讲筵四世诗钞

讲筵四世诗钞

十卷。清张曾虔(生卒年不详)辑。张曾虔为安徽省桐城人,张英之孙,若需之子,曾任安徽凤阳宿州训导。此集为其家诗集,第一卷,收入张英之诗一百三十四首。张英(?-1708),字敦复,号圃翁,康熙丁未(1667)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大傅兼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管翰林院学士主事。第二卷,收入张廷瓒之诗一百零六首。张廷瓒,字卣臣,号隋斋,张英之子,康熙己未(1679)进士,授翰院侍学、侍读学士,日讲起居注官、詹事府少詹事等。第三卷,收入张廷玉之诗一百二十三首。张廷玉,字衡臣,号砚斋,亦张英之子,康熙庚辰(1700)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历代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管翰林院主院学士。第四卷,收张廷璐之诗五十九首。张廷璐,字宝臣,号药斋,亦张英之子,康熙乙未(1715)举人、戊戌(1718)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武英殿总裁官、福建、浙江、江西乡试正考官、江苏学政、詹事府詹事,礼部侍郎。第五卷,收张廷瑑之诗二十五首。张廷瑑,字桓臣,号思斋,张英之子,雍正癸卯(1723)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代詹事府詹事、江苏学政、翰林院侍读学士兼礼部侍郎、工部右侍郎兼起居注官。第六卷,收张若谭之诗六首。张若谭,字紫兰,号奂床,张廷路子,乾隆丙辰(1736)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后告养回籍。第七卷,收张若需之诗六十八首。张若需,字曙彤,号中畯,张廷璐之子,乾隆丁巳(1737)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任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诗讲、教习庶吉士。第八卷,收张若霭之诗六十首。张若霭,字景采,号晴岚,张廷玉子,雍正癸丑(1733)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日讲起居注,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丙寅(1746)随驾西巡病归,卒于京。第九卷,收张若澄之诗八十首。张若澄,字镜壑,号潇碧,张玉廷子,工书画,乾隆乙丑(1745)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日讲起居官,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第十卷,收张若敞之诗,张若敞,字恺似,号橿庭,乾隆辛未(1751)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历任翰林院侍读,日讲起居注官,詹事府少詹事,曾屡试正大光明殿,成绩优等,备受褒奖,又任顺天乡试正考官,咸安宫总裁。此《诗钞》共辑张氏家属四世十人之诗。张氏十人皆曾任翰林院侍讲、侍读,故集中之诗多为与清代皇帝诗文应对,及赐宴、赐物等感恩之作。虽典雅、堂皇,却台阁之气甚浓,价值不大。本诗钞有清乾隆间刻本行世。

猜你喜欢

  • 白房杂述

    三卷。《杂兴》三卷。《续集备遗》一卷。明朱衮(约1515年前后在世)撰。朱衮,字子文。湖广永州(今湖南南部、广西东北部)人,生卒年不详。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选翰林庶吉士,拜监察御史。因违逆刘瑾

  • 大学衍义补

    一百六十卷。明邱浚(1420-1495)撰。邱浚字仲深,琼山(今海南海口)人。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精熟典籍,著有《家礼仪节》、《邱文庄集》、《投笔记》等。此书为补南

  • 平度志要

    十二卷。清陈尔延修,王崧翰纂。陈尔延字杏村,安徽合肥人,贡生出身,光绪十七年(1891)任平度知州。王崧翰,平度州人,历任定兴县知县。光绪十七年,山东通志局谋纂通志,颁发举要十二条,令各县采辑史料,以

  • 四声综辨

    一卷。清魏崧撰。崧字祝亭,湖南新化人。因取士有五言试帖,应仕者每因一字之讹,致被遣落。绍衣堂氏因有《四声便览》之作,于并收者注明平韵某仄韵某。魏氏就《四声便览》详加注释以成是书,依《字典》分部,按笔画

  • 周易广义

    ①四卷,图一卷。明郑敷教撰。敷教字汝敬,江苏吴县人。崇祯三年(1630)举人。此编用注疏本,以程传、朱义为主,加以推广,阐发其说,故取名为“广义”。凡是诸儒之说与传、义相符的则采用,稍有不相符合的则去

  • 丁野鹤集

    见《丁野鹤先生诗词稿》。

  • 明贡举考略

    二卷。清黄崇兰撰。黄崇兰,安徽怀宁县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举人,嘉庆六年(1801)选安徽泾县教谕。作者于课读余暇,每思经义取士之风盛于明朝,因取《明史·选举志》、《科场条贯》、《贡举考》及诸名

  • 棠阴比事

    一卷。附录一卷。宋桂万荣(生卒年不详)撰。明吴讷(生卒年不详)删补。桂万荣,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官至朝散大夫、直宝章阁,知常德府。《棠阴比事》记录了自古以来一百四十四件案例,及对案例的分析,为便

  • 野菜博录

    四卷。明鲍山(生卒年不详)撰。鲍山,字元则,江西婺源人。曾入黄山,在白龙潭上筑屋,住了七年之久。在此其间“备尝野疏诸味,因次其品汇,别其性味,详其调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成《野菜博录》一书。

  • 经学初程

    一卷。廖平、吴之英同撰。之英四川名山县人。光绪优贡,任灌县训导,又主讲成都尊经书院。吴之英于经史历算无所不通,也是清末蜀中通儒,吴之英读书时就以经术名世,均能独索精研,别辟蹊径,与廖平同为湘潭王闿运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