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西儒耳目资

西儒耳目资

三册。法人金尼阁(Nicola-sTrigault)所作。金尼阁(1577-1628)法国耶稣会士,字四表。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来中国传教,在南京学汉语,曾到杭州、开封、山西、陕西一带。《西儒耳目资》是为西洋传教士学习汉语汉文而作。主要依据山西方音分析汉语语音。编纂时得到山西绛县人韩云的帮助。成于天启六年(1626年),出版于杭州。《西儒耳目资》内容丰富,其中的《音韵经纬总局》是一个汉语声韵拼合表,而《音韵经纬全局》则是一个声韵调拼合表,实际是两种韵图。《列音韵谱》则是一个完备的同音字表。是书把声母称为“同鸣字父”,凡二十类:

百p  魄p‘ 麦m 弗f 物v

德t  忒t‘ 搦n 勒

则ts、 测ts‘、 色s、

者tε (t) 撦tε‘(tε‘) 石tε()日t

格k  克k‘ 黑x 额o

上表中的汉字是金氏采用的声母代表字,另用修改过的拉丁字标其音值。金书“对‘额’标为g,这个g当即为o声母,盖金书中g(η)与o声母并不对立,它所管的是原来的影、喻、疑三纽字,可以归纳为o声母音位。金书的v与w有对立,说明微母在这个方言中还存在”(李新魁《汉语等韵学》)。陆志韦《金尼阁(西儒耳目资〉所记的音》认为“者”“撦”“石”在〔i〕之前作〔〕等,在别的元音之前作〔tε〕等。金氏把韵母称为“字母”,分为五十摄。李新魁《汉语等韵学》说:“根据我们的分析,实际上只有四十一个韵母(入声韵的标音与非入声韵一样,不单独分出),一些韵母的发音比较接近,而且并没有音位的对立,可以合而为一。”从金氏的五十类韵母看来,收〔-m〕尾各韵已与收〔-n〕尾各韵合并。官〔uon〕韵与关〔uan〕韵的对立仍存在,但已经动摇,如“碗”、“腕”两字兼入官、关。而〔ian〕与〔iεn〕、〔iau〕与〔iεu〕的对立则已消失。照组字“知止致驰耻诗”等仍与〔i〕拼。有一部分原〔iεn〕韵字如“毡展战禅阐扇闪善然染”等(《中原音韵》的先天韵字),由于失去〔i〕而混入〔n〕,与“文吻问臻琛岑森根恳痕恩”等同居一韵之中。是书把声调分为五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虽保留入声,但入声韵尾已消失,入声韵与相配的阴声韵标音相同。《音韵经纬全局》按韵母的不同分图,五十类韵母分列五十图,它摆脱了旧等韵繁多的名目,而形成颇纯粹的声韵调拼合表,对后代韵图制作有较大影响。《西儒耳目资》明天启六年(1626年)初刻于杭州。另有1933年北平图书馆影印本、1957年文字改革出版社影印本。

猜你喜欢

  • 会稽郡故书杂集

    八种,十卷。周树人(即鲁迅)编。丛书收会稽先贤遗著八种,内容多关风土人物。如三国吴谢承《会稽先贤传》一卷,所记诸人事,多史书之佚文,对《后汉书》等史书多有补正。其他著作为:晋虞预《会稽典录》二卷附《存

  • 西域遗闻

    不分卷,清陈克绳纂。陈克绳,号希范,归安(在今浙江吴兴)人。雍正七年(1729)为举人,十一年(1733)为进士,任蜀保县令,随后提升为茂州牧,打箭炉厅同知,官至嘉定知府分巡川东道。《西域遗闻》乾隆间

  • 论孟书法

    二卷。附读四书 一卷。清张瑛撰。瑛字退斋,江苏常熟(今同)人。是书系以书法解《论语》、《孟子》第一篇。首有张瑛自序及凡例,最关要旨者,如《论语》开篇,“孟懿了问孝”,“公山弗扰以费畔”,至《孟子》一书

  • 陆氏春秋公羊传异文辑

    不分卷。清沈淑(详见《春秋左传分国土地名》)撰。该书是他所撰《陆氏(德明)经典异文辑》中的一种,与《春秋左传分国土地名》等书一起合刻于《经玩》中。该书不分卷,也不载经传全文,只掇拾陆德明《经典释文》音

  • 周官礼义疏

    一卷。后周沈重(500-583)撰,清马国翰辑佚。沈重字子厚,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官至露门博士。事迹具《北史》本传。沈书隋唐志皆著录,原书为四十卷,今佚。马国翰依《经典释文》,又参稽《集韵》,辑

  • 通鉴刊本识误

    三卷。清张敦仁撰。敦仁字仲篙,一字古余,阳城(今属山西)人。乾隆进士。历任江西南昌府知府,云南盐驿道。《资治通鉴》成书后,各种传本因辗转抄写皆有谬误脱漏,又正文有未解司马光之旨而错者,注有未明梅磵之意

  • 指南方

    见《史载之方》。

  • 史品赤函

    四卷。明陈仁锡撰。仁锡字明卿,号芝台,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性好学,喜著书立说。著有《系辞》、《易经颂》、《重订古周礼》、《四书考》、《古文奇赏》等。生卒年及事迹详见《系辞十篇书》条。所编《史品

  • 格致质学启蒙

    一卷。英国艾约瑟(1823-1905)撰。英国传教士艾约瑟1848年来华,1863年到北京传教,1880年被中国海关总税务赫德聘为海关翻译,后到上海任职十五年。译有《西腊罗马史》,对中国知识界颇有影响

  • 伤寒论注释

    见《注解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