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蜀石经校字记

蜀石经校字记

一卷(古学汇刊本)。缪荃孙(1844-1919)撰。荃孙字炎之,一字筱珊,晚号艺风,江苏江阴人,清季金石学家,藏书家,目录学家。所著有《艺风堂文集》、《艺风堂金石文字目》、《藏书记》、《续藏书记》及《读书记》等。此书所校,首为《春秋左氏传》,以下依次为《公羊传》、《穀梁传》、《周礼》。后有辛亥、壬子两跋及附记讳字一则,诗四章。据其跋言:“蜀石经周礼》卷九、卷十,一缺首一缺尾,均无多。《左传》卷十六、《襄二》全卷、《穀梁》卷十六十九行,光绪丙子在杨幼云处见之,属为校异,因循未果。后归张叔宪、李亦元,今归吾友刘健之,海内孤本也。蜀石经留于世者,有毛诗《周南》《召南》《邶风》,《左传·昭公二十年》,六百余言。陈颂南《周礼·考工记》,六千余言。《公羊》五千余言。今之三册,字数最多。宣统辛亥,与健之同窜海滨,假归以唐石经校经字,岳本校注字。疏其异同于别纸,后跋云:壬子正月,陈颂南藏《周礼·考工记》,《公羊·桓公》二册亦为健之所得,荃孙再假以续考。”由此可见,缪氏所据以校异同的,仅限于刘氏所得,并不包括毛诗《周南》《召南》《邶风》和《左传·昭公二十年》。今考刘氏所得石经,计《左传》襄二第十五全卷,昭公三十九行。《公羊传》第二卷。桓公六年。《穀梁传》襄公十九行、文公五行。《周礼·秋官》上下卷,及《周礼·考工记》。而缪氏所校,仅有以下经注:《左传》襄二第十五全卷,《公羊传》第二卷,桓公六年,《穀梁传》襄公十九行,《周礼》之《秋官》上下卷及《考工记》。而无《左传》昭公三十九行,《穀梁传》文公五行。看来他所校的,又限于辛亥、壬子以前刘氏所得的石经。其于通字及增加的虚字,只要与经义无关,概置不校。所校者,多补阮氏校勘之缺,正阮氏校勘以为当作某之误。考订异同,辨证讹缺,颇极精审。而跋中肯定全祖望之论蜀石经为持平之论,尤为允当。只是此书系据稿本辑入,其稿本已影印于刘氏蜀石经册中。以之互证,所得《周礼》十九纸,《左传》六纸,《穀梁》一纸,续得《周礼》一纸,《公羊》二纸,其纸数恰好与蜀石册中的原稿纸数相符,可知缪氏即据蜀石经册中手稿辑入。但原稿《左传·襄公》、《周礼·秋官》,其注文所冠无异同可校之经文及注文上所冠之注字,此书皆从删削。又跋中毛诗《周南》、《召南》、《邶风》,原稿作“黄松石之毛诗《周南》、《召南》、《邶风》。”《左传·昭公二十年》,原稿作“程芳林之《左传·昭二十年》”。陈颂南句上,有“赵晋齐之《周礼·夏官》三十六行”等字,此书则有脱字脱句。考《翠园墨语跋》,说古学汇刊之举是由缪氏及邓实两人所发起的。可知此书与原稿的不同处,是由缪氏重加删定的。

猜你喜欢

  • 读明史札记

    一卷,清潘永季撰。潘永季,(见《读史记札记》条)此书对明代的官制变革,赋役制度,军队统领等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对《明史》一书,根据时事的变化而作的某些调整给予肯定。如对于明废左右丞相,分其政于六部,都察

  • 泽古斋重钞

    一百一十五种,二百三十九卷。清陈璜编辑。陈璜字寄磻,上海(今上海市)人,事迹不详。嘉庆年间,常熟张海鹏刊刻《借月山房汇钞》,其后原板因火残毁散佚。陈璜购得其版,因其残帙,递为补刊,并将原书舛讹之处加以

  • 二十一种诗诀

    十卷。清李其彭辑。李其彭字可年,山东巨野人。家本世胄,三世能文。是书仿《津逮秘书》之例,辑古今论诗之作,及其乡人王渔洋、赵秋谷、张萧亭诗话,以书籍多寡,汇为一册,不分时代。时《渔洋诗话》尚未刊行,仅据

  • 法书考

    八卷。元盛熙明(生卒年不详)撰。据《书史会要》知其祖为鲜卑人,后居豫章(今江西南昌)。盛熙明清修谨饬,笃学多材,工翰墨,亦能通六国书。是书成于至正四年(1344)。是书卷前有欧阳玄、揭徯斯及虞集三序。

  • 中庸原文集解

    一卷。清胡清瑞(详见《论语赘说》撰。首有自序,认为朱子对《中庸》虽无所增删移动,而所释多违经传。《中庸》两言达道,都是解释首节的“道”字,说喜怒哀乐皆中节,称之和,和乃天下之达道。又述孔子之言,以君臣

  • 乐陶吟草

    三卷。明姚舜牧(1543-1622)撰。姚舜牧,字虞佐,乌程(今浙江吴兴南)人。万历初(1573)举人,官历新兴、广昌县知县。舜牧著有《易经疑问》,已著录。是集为康熙十二年(1673年)其曾孙淳显所刊

  • 见山楼诗文集

    清杨素蕴(?-1689)撰。杨素蕴,字筠湄,一字退庵,宜君(陕西宜君)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任直隶东湖知县,升四川道御史,官至安徽、湖广巡抚。著有《见山楼诗文集》、《抚皖纪略》、《西台奏议》(

  • 四书章句附考

    四卷。家塾读本句读 一卷。清吴英及其子至忠撰。吴英字伯和,江苏吴县人。是书首有吴英自序,言命其子忠遍觅借古本四书,求疏释四书之书。以求《朱子章句集注》最后改定本及传写未误者,别录一部,而私记考证附于后

  • 毛诗证读

    不分卷。清戚学标撰。学标字鹤泉,安徽太平(今安徽省崇善县)人,以举人官河南涉县知县,生卒年不详。另外,他还著有《汉学谐声》。此书论音也以谐声为主,遵从汉儒读若之法,偶尔有变例,大旨取譬况。卷首列读诗或

  • 兵部续纂处分则例

    四卷。书为道光九年(1829)后修成,前有兵部奏疏,其卷一、卷二为八旗则例、卷三、卷四为绿营则例。是书反映了道光时代许多方面的社会现实,如卷一中的拿获邪教、邻境盟党人犯,卷三中的革兵为匪,兵丁结伙抢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