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虞氏春秋

虞氏春秋

一卷。周虞卿撰,虞卿生卒年不详。战国游说之士。因进说赵孝成王,一见,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再见,为赵之上卿,受相印,故称虞卿。主张以赵为主,合纵抗秦。后因拯救魏相、魏齐、弃相印与魏齐逃亡,困于梁。穷愁著书,上采《春秋》,下观近世,曰《节义》称号《揣摹政谋》共八篇。以刺讥国家得失。世传为《虞氏春秋》,已佚。清马国翰辑本。《史记》有传。《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亦作八篇,而《汉书·艺文志》儒家《虞氏春秋》十五篇。又虞卿为镡椒弟子,荀卿之师。刘向《别录》曰:“镡椒作抄撮八卷,授虞卿;虞卿作抄撮九卷,授荀卿。”姚振宗云,抄撮九卷,似谓儒家之《虞氏春秋》。史言《虞氏春秋》八卷,加《录》一篇,合九篇之数。其实振宗之言,不合事实,抄撮九卷,盖专论《左氏春秋》的。《虞氏春秋》乃取《春秋》之旨,考虑当时情况,《史记》之言可证,故《虞氏春秋》归入儒家。马国翰以《国策》、《史记》、《说苑》、《新序》参互校订,其旨在崇尚《春秋》。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猜你喜欢

  • 大学疏略

    一卷。清张沐撰。沐字仲诚,号起庵。河南上蔡(今河南上蔡)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至内黄县知县。著有《图书秘典溯流》、《史学钞》、《一隅解》、《道一录》、《学道六书》等。以大学古本通属经为一篇

  • 司业文集

    四卷。清陈祖范(1676-1754)撰。陈祖范有《经尺》(已著录)。此集为其文集,共四卷。陈祖范以研究经学有名于时,故其文亦多论经、讲学之语。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介绍。

  • 周易对卦数变合参

    一卷。明喻国人撰。此书说朱熹不懂《易》中“十年”、“三年”、“七日”、“八日”之旨,以及讼卦九二爻辞“三百户”之数。乃撰此书以明之。其方法是附会反对卦。如屯蒙为反对卦,以二卦合,屯居下蒙居上,屯二爻为

  • 石钟山志

    十六卷。清胡传钊撰。胡传钊,字丽樵,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官江西知府。石钟山在湖口县有二。县治南为上石钟山。县治北为下石钟山。距县治各一里。两崖相对,壁立数百仞。隔九江郡六十里。《石钟山志》光绪九年(

  • 明史

    三百三十二卷。清张廷玉(1672-1755)等修撰。张廷玉字衡臣,号研斋,(或作砚斋)。安徽桐城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改庶吉士,雍正时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居官五十年,卒谥文和。著有《澄怀园全

  • 诗问略

    一卷。明陈子龙撰。子龙(1608-1647)字人中,又字卧子,号大樽,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进士,选绍兴(今浙江绍兴)推官。以功擢兵科给事中。时京师为李自成攻破,乃事福王于南京。后知时事不可为,乞

  • 经幄管见

    四卷,宋曹彦约(1157-1228)撰。曹彦约字简甫,号昌谷。南宋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1181)举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

  • 逆珰魏忠贤东林党人榜

    不分卷。撰者不详。该榜总计159人,榜末题曰:天启五年(1625)十二月乙亥朔颁示天下。现存《东林列传附刊》本。

  • 章氏遗书三种

    清章学诚撰。籍里生平见《章氏遗书》条。此书内容包括《乙卯杂说》、《知非日札》、《论修史籍考要略》各一卷。传世本有清光绪中叶刊《豫恕堂丛书》本。

  • 菀青集

    清陈至言(约1712前后在世)撰。陈至言字山堂,一字青压。浙江萧山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三十六年(1697)进士,为翰林院编修。早年与同郡张远齐名,得毛奇龄赏识。是集不分卷。《四库全书总目》撰者评其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