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芙蓉山馆诗钞

芙蓉山馆诗钞

八卷。《补钞》一卷。《词钞》二卷。《附钞》一卷。《文钞》八卷。清杨芳灿(1753-1815)撰。杨芳灿,字才叔,号蓉裳,江苏金匮(今无锡)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拔贡生,补甘肃伏羌知县。擢知灵州。改户部员外郎,参与修《会典》。辞官后,尝主讲衢杭、关中、锦江等书院。工诗词,尤善骈文。其词情真意切,文辞典雅。其骈文沉博奥衍,与洪亮吉、孙星衍齐名。著有《真率斋稿》等。此编书名页和卷首题芙蓉山馆全集。卷端刘继增叙:“杨蓉裳先生所著诗文及身付刊先后有三本。自少至谒选为《真率斋初稿》十卷、词二卷。筮仕甘肃讫户曹为《芙蓉山馆诗稿》十六卷、词稿四卷。罢官后主讲关中书院,即前两本删并之,益以续得刊诗八卷、补一卷、词二卷、集句词一卷,概以‘芙蓉山馆’名集,不曰稿而曰钞,是为晚年手定之本。与文钞并行,兵后诸版尽毁,流传日稀。今兹所定,一依关中定本无少移易。惟文钞原未分卷,厘为八卷,综名全集。卷端有各本原叙跋:真率斋初稿序、跋,芙蓉山馆诗稿序,芙蓉山馆诗词文钞跋节录。附录有《无锡金匮县志·文苑列传》、陈文述撰《传》、陈用光撰《墓志铭》、姚椿撰《墓表》。皆为杨芳灿生平材料。”全集诗钞八卷,收古今体诗六百六十七首;补钞一卷,收古今体诗七十六首;词钞二卷,收词一百九十六首;附钞一卷,拗莲词三十二首、移筝词三十二首。文钞八卷。卷一:赋十四首、记十二首、铭一首、赞三首;卷二;启六首、书十九首;卷三:序十八首;卷四:序二十三首;卷五:序二十一首;卷六:序二十一首;卷七:寿序四首、碑五首、叙略一首、传一首;卷八:墓铭五首、墓表三首、诔六首(附哀辞)、祭文一首、书后二首(附跋)、杂文一首。杨芳灿诗多写景和酬赠之作,也有少数纪事的篇章。艺术上取法杜甫和李商隐,以七古和七律成就较高。其七古语言畅达明丽,音调流转和谐。七律则锤炼谨严,文笔工致而又凝重有力。有光绪十七年(1891)木活字本。

猜你喜欢

  • 新政策

    一卷。英国李提摩太(详见《西铎》)撰。李提摩太是英国传教士,译有泰西的《新史揽要》,著有《西铎》(1895),《新政策》(1896),《生利分利之别论》二卷,《七国新学备要》(1889),《速兴新学条

  • 说文统释序

    一卷。清钱大昭(1744-1813)撰。大昭字晦之,一字竹庐,嘉定(今属上海市)人。钱大昕弟,事兄如师,不求闻达,潜心学问。主要著作有《说文统释》、《广雅疏义》、《迩言》、《嘉定金石文字记》、《尔雅释

  • 肘后方

    见《肘后备急方》。

  •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三卷。宋王惟一(987-1067)撰。王惟一,又名王维德,北宋著名针灸学家,曾任太医局翰林医官、尚药奉御等职。天圣元年(1023),王惟一奉命考证明堂经络之会,铸铜人式,又纂集旧闻,订正讹谬,撰写《铜

  • 兴安县志

    十卷首一卷附续志一卷,清黄海修,蒋若渊纂。黄海,字鲸涛,福建莆田人。拔贡,知县。蒋若渊字静涵,广西兴安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兴安旧有纪事二十九页,略载风土人物,自明嘉靖后一概失纪。乾隆间,

  • 辛白论文

    一卷。清陈怀(1877-1922)撰。陈怀(《贩书偶记》为陈怀孟、误)原名商,字辛白,又字孟冲,浙江瑞安人。清末任永嘉三溪书院监督,瑞安翼圣学堂、两广方言高等学堂、优级师范学堂历史教习,浙江参议厅议员

  • 史见

    二卷,清陈遇夫撰。遇夫字交甫,广东新宁人。《史见》一书为作者杂论史事之作,遇夫谓:“史而失实,则无以垂法戒而大义不明于天下。”书中作者议论颇见史识,也较为公允,明白纯正,不为危言酷论。但其中也有书生师

  • 皇朝类苑

    六十三卷。北宋末南宋初江少虞(生卒年不详)撰。参见《事实类苑》。

  • 春秋归义摘要

    十二卷。明贺仲轼(1580-1644)撰,清范骧删订。仲轼字景瞻,卫辉获嘉(今河南获嘉)人。嗜读书,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陕西醴泉令,累官至武德兵备,甲申之变,自杀。范骧字文白,号默庵,海宁

  • 福堂寺贝余

    五卷。明茅元仪(详见《嘉靖大政类编》条)撰。此书首茅元仪自序中说:“崇祯三年,余守大将军,以傲罢,为头陀于是寺,有所感而识之。”也就是说,此书是茅元仪罢官后所作。内容杂记古今,语无伦次,议论也多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