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群经宫室图

群经宫室图

二卷。清焦循(1763-1820)撰。焦循字理堂,一字里堂,晚号里堂老人,江苏甘泉(今扬州市)人,著名经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戏曲理论家。少颖异,家寒微,勤苦于学。嘉庆六年中举,一应会试不中,即绝意仕进,专心于治学,设馆授徒。与阮元友善,又为其族姊夫,情好至密。阮元督学山东、浙江时,几次招他出游,切磋学问。后于里居筑“雕菰楼”,为读书著说之所,足迹不再入城市。死后,阮元作传,称其“精深博大,名曰通儒”。焦循于经史、历算、音韵、训诂,无所不精。诸如顾炎武、阎若璩、梅文鼎、毛奇龄、张尔岐、江永、程瑶田、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阮元、王引之、姚文田、汪中等,都受到他的高度评价。焦循与阮元齐名。在学术上认为汉学家的考据,在于考度繁琐,也反对明人的空虚以及“六经注我”的治学方法,而主张从实处下手,正确对待前人研究成果,切忌主观臆测,强调“通核之学”。认为学贵善思,并说自己平生最得力于“好学深思,空知其意”八字。提倡相互争辨,相互学习,认为孔子“当仁不让于师”这句话中的“不让”说的就是争辨。一生著述宏富,多达数百卷,除本书外,还有:《易章句》十二卷、《易图略》八卷、《易通释》二十卷(以上三种合称《易学三书》)、《易话》二卷、《易广记》三卷、《论语补疏》三卷、《周易补疏》二卷、《尚书补疏》二卷、《毛诗补疏》五卷、《春秋补疏》五卷、《礼记补疏》三卷(以上六种合称为《六经补疏》)、《禹贡郑注释》二卷、《孟子正义》三十卷、《加减乘除释》八卷、《天元一释》二卷、《释弧》二卷、《释轮》二卷、《释椭》一卷(以上五种合称为《里堂算学记》)、《北湖小志》六卷、《李翁医记》二卷(以上全都收入《焦氏丛书》)、《雕菰楼集》二十四卷、《忆书》六卷、《邗记》六卷、《红薇翠竹词》一卷、《仲轩词》一卷、《里堂家训》二卷、《扬州足征录》二十七卷、《诗陆氏疏疏》二卷、《论语通释》一卷、《易余龠录》二十卷、《花部农谈》一卷、《开方通释》一卷、《剧说》六卷、《焦里堂先生轶文》一卷、《三礼便蒙》四卷、《里堂道听录》五十卷。本书是焦循专论明堂制度的著作,成书于乾隆五十六年。明堂制度为儒家所重视,是读《礼》类书籍的关键所在,但由于记载疏略,争论很多,尤其如明堂九五之辨、堂室之分、户牖之繁、修广之数、方向位置,众说纷纭。蔡邕所作《明堂论》,误据秦汉之制为周礼,李谧所撰《明堂制度论》,语多悖晦。蔡、李两说并同于《考工记》、《大戴礼记·盛德》篇。清代惠栋以蔡邕之说为宗,著《明堂大道录》,颇不足信。焦循本书征引《周礼》等典籍中有关记载,进行仔细考证,并对蔡邕、张惠言、孔广森等的看法进行反驳,见解颇为独到。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分城、宫、门、屋四类,作图三十一幅,附图七幅,下卷分社稷、宗庙、明堂、坛、学五类,作图十九幅,附图五幅。全书共九类,图五十幅,附图十二幅,每幅图均有说一篇,广征博引,进行考证。如根据《礼·月令》五大庙之文,解释匠人五室左右个为大庙的左右偏,并非别有隅室,其义较通;对明堂小于路寝的原因,也说得较为綦详。其它如认为有四荣一定有四霤,如果只是南北有檐,而东西无檐,那么两头翘起之檐将何所附?这就象说有东荣无东霤一样不可。又《礼》布席于门中闑西阈外,认为是门中之闑西,并非门西之闑西。所论俱通核。关于闱门历来聚讼不一,焦循考之“士冠礼适东壁见于母”注:“适东壁者,出闱门也,时母在闱门之外。妇人入庙由闱门”,然后以匠人左祖右社而明之,即宗庙在室之东,妇人由寝入庙之闱门,当在庙西。江永、戴震、张惠言都图闱门于东墙,孔广森则图在北墙、金鹗甚至认为四周都有闱门,均错,只有焦循此见独对。其考述夹室之制,黄以周《礼故》曾议其不对,论述东西堂下把东堂、西堂连续。也未合于礼。《礼经》所言,多是庙制,庙有东西墙则东西堂必定南向,而非东西向无疑。清代学者认为本书无凭空臆说之弊,也不株守旧说,考求古代宫室结构,至为详尽,是研究《礼经》的桥梁,也是历代论宫室制度诸书中较重要的一种。有《焦氏丛书》本、《皇清经解续编》本、光绪十一年梁溪朱氏小曝书亭重刊本、《焦氏遗书》本。

猜你喜欢

  • 小仓山房文集

    二十四卷。《续》十卷。清袁枚(1716-1797)撰。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诗论家。乾隆年间进士,历知溧水、江浦、沐阳、江宁等县,后辞官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于南京

  • 尚书质疑

    ① 八卷。清王心敬(详见《丰川易说》)撰。《尚书质疑》悉尊元代赵孟頫《尚书今古文集注》及吴澄《尚书叙录》、《书纂言》之说,将《尚书》今文与古文二者分开,不为无据。《康诰》、《酒诰》、《梓材》三篇,学者

  • 湘军记

    二十卷。清王定安撰。王定安生卒年不详,字鼎丞,湖北东湖(今宜昌市)人。以名孝廉由州县历任监司,长期居于曾国藩、曾国荃等人幕中,熟悉湘军史实掌故。因王闿运《湘军志》对湘军多贬词,对曾国荃讥评尤甚,且成书

  • 圣宗集要

    八卷。清费纬祹撰。费纬祹字约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生卒年不详。本书记载上古至明代大圣大贤及讲学诸儒的事迹,重在宣扬道家思想,认为伏羲、黄帝皆活二百岁,颛顼、舜、禹皆百余岁,伊尹百岁,周文王、周武王

  • 千山诗集

    二十卷。明释函可(1610-1695)撰著。函可禅师,字祖心,号剩人,俗名韩宗。广东博罗人。明末诸生,明礼部尚书韩日缵长子,弱冠名闻海内,29岁出家为僧,35岁到南京请藏经,逢清兵渡江,弘光朝灭亡,函

  • 燕石集

    十五卷。元宋褧(1292-1344)撰。褧字显夫。大都(今北京)人。元泰定元年(1324)进士。累官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褧博览群书,与其兄本先后入馆阁,俱有文集行世,时人称之为“二宋”。褧集为其侄

  • 陈竹山文集

    四卷。明陈诚(约1407前后在世)撰。陈诚,字子实,吉水(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洪武二十七年(1394)进士,授行人,永乐中哈里入贡,诏送使臣还国。陈诚因此遍历哈里等十七国,后官至右通政。著有《使西

  • 治河奏疏

    ①四卷。李化龙撰。李化龙(1554-1611),明河南长垣人,一说山东韦丘人。字于田,号霖寰。万历(1573-1620)进士。由县令累迁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万历二十七年(1599)总督湖广、川、贵、

  • 理学张抱初年谱

    一卷。明冯奋庸编。奋庸字则中,明末河南宜阳人,生卒年及事迹未详,系谱主门人。谱主张信民(1563-1633),字孚若,号抱初,河南渑池人。明隆庆年间(1567-1572)选贡,官任怀仁知县。曾创正学会

  • 论语全解

    十卷。宋陈祥道撰。陈祥道字用之,长乐(今福建福州)人,治平进士。官至太常博士,秘书省正字。祥道乃王安石门人,继王安石“新学”之风,多反汉人经说,敢发新义,条分缕析,考订甚详。著有《礼书》、《论语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