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缁衣

缁衣

子言之曰:“为上易事也,为下易知也,则刑不烦矣。”

子曰:“好贤如《缁衣》,恶恶如《巷伯》,则爵不渎而民作愿,刑不试而民咸服。《大雅》曰:仪刑文王,万国作孚。”

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故君民者子以爱之,则民亲之;信以结之,则民不倍;恭以莅之,则民有孙心。《甫刑》曰:苗民匪用命,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是以民有恶德,而遂绝其世也。”

子曰:“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

子曰:“禹立三年,百姓以仁遂焉,岂必尽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甫刑》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大雅》曰:成王之孚,下土之式。”

子曰:“上好仁,则下之为仁争先人。故长民者章志,贞教,尊仁,以子爱百姓,民致行已以说其上矣。《诗》云:有梏德行,四国顺之。”

子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綍,故大人不倡游言: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则民言不危行,而行不危言矣。《诗》云:淑慎尔止,不愆于仪。。”子曰“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诗》云:慎尔出话,敬尔威仪。《大雅》曰: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子曰:“长民者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壹。《诗》云: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子曰:“为上可望而知也,为下可述而志也,则君不疑于其臣,而臣不惑于其君矣。尹吉曰::唯尹躬及汤,咸有壹德。《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子曰:“有国家者章善恶,以示民厚,则民情不贰。《诗》云: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子曰:“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恶以御民之淫,则民不惑矣。臣仪行,不重辞,不援其所不及,不烦其所不知,则君不劳矣。《诗》云:上帝板板,下民卒。《小雅》曰:“匪其止共,惟王之邛。”

子曰:“政之不行也,教之不成也,爵禄不足劝也,刑罚不足耻也。故上不可以亵刑而轻爵。《康诰》曰:敬明乃罚。《甫刑》曰:播刑之不迪。”

子曰:“大臣不亲,百姓不宁,则忠敬不足,而富贵已过也。大臣不治,而迩臣比矣。故大臣不可不敬也,是民之表也;迩臣不可不慎也,是民之道也。君毋以小谋大,毋以远言近,毋以内图外,则大臣不怨,迩臣不疾,而远臣不蔽矣。叶公之顾命曰:毋以小谋败大作,毋以嬖御人疾庄后,毋以嬖御士疾庄士,大夫卿士。”

子曰:“大人不亲其所贤,而信其所贱,民是以亲失,而教是以烦。《诗》云:彼求我则,如不我得。执我仇仇,亦不我力。《君陈》曰:未见圣,若己弗克见;既见圣,亦不克由圣。”

子曰:“小人溺于水,君子溺于口,大人溺于民,皆在其所亵也。夫水近于人而溺人,德易狎而难亲也,易以溺人。口费而烦,易出难悔,易以溺人。夫民闭于人而有鄙心,可敬不可慢,易以溺人。故君子不可以不慎也。《大甲》曰:毋越厥命以自覆也。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厥度则释。《兑命》曰:唯口起羞,唯甲胄起兵,唯衣裳在笥,唯干戈省厥躬。《大甲》曰:天作孽,可违也;自作孽,不可以逭。尹吉曰:唯尹躬天,见于西邑,夏自周有终,相亦唯终。”

子曰:“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了民存,亦民民亡。《诗》云: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国家以宁,都邑以成,庶民以生。谁能秉国成?不自为正,卒劳百姓。《君雅》曰:夏日暑雨,小民唯曰怨。资冬祁寒,小民亦唯曰怨。”

子曰:“下之事上也,身不正,言不信,则义不壹,行无类也”。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故君子多闻,质而守之;多志,质而亲之;精知,略而行之。《君陈》曰:出入自尔师虞,庶言同。《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一也。”

子曰:“唯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其正。故君子之朋友有乡,其恶有方。是故迩者不惑,而远者不疑也。《诗》云:君子好仇。”

子曰:“轻绝贪贱,而重绝富贵,则好贤不坚,而恶恶不著也。人虽曰不利,吾不信也。《诗》云:朋友攸摄,摄以威仪。”

子曰:“私惠不归德,君子不自留焉。《诗》云: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子曰:“苟有车,必见其轼;苟有衣,必见其敝。人苟或言之,必闻其声;苟或行之,必见其成。《葛覃》曰:服之无射。”

子曰:“言从而行之,则言不可饰也。行从而言之,则行不可饰也。故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则民不得大其美而小其恶。《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小雅》曰:允也君子,展也大成。《君奭》曰:昔在上帝,周田观文王之德,其集大命于厥躬。”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卜筮。古之遗言与?龟筮犹不能知也,而况于人乎!《诗》云:我龟既厌,不我告犹。《兑命》曰:爵无及恶德,民立而正事。纯而祭祀,是为不敬。事烦则乱,事神则难。《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恒其德侦,妇人吉,夫子凶。”

猜你喜欢

  • 美术丛书

    二百五十七种。民国邓实辑。该书为大型中国美术论著汇编,内容包括书画、雕刻摹印、磁铜玉石、文艺及杂记等五类,其中以书画之书为最多。全书分四集,每集十辑收录历代有关著作,而以清代著作为多。但该编每集各辑并

  • 书义丛钞

    残卷。清焦循撰。焦循之子焦廷琥曾撰焦循事略,称焦循得到了王鸣盛《尚书后案》、江声《尚书集注音疏》两部书,并摘两书的异同作一笔记,名曰《王江尚书》。后来焦循又得到了周用锡的《尚书证义》,同时还采用了当世

  • 诗经笔记

    四卷。明蒋以忠(生卒年不详)撰。蒋以忠字伯孝,学者称贞庵先生。常熟(今属江苏)人。隆庆进士,任广平知府。有文名,著有《艺圃琳瑯》、《清权山人集》等。《诗经笔记》为蒋氏的读《诗》札记,只录篇目,不录诗文

  • 刊谬补缺切韵

    五卷。唐王仁昫撰。王仁昫事迹史无专载,据本书序言及唐兰考证,大体可知他是唐中宗时人,一作王仁煦,字德温,曾官朝议郎,行衢州信安县尉。是书大约成于神龙二年(706年)。《刊谬补缺切韵》已散佚一千多年,近

  • 草书千字文

    一卷。唐欧阳询书。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洲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官至弘文馆学士等。工书法,学“二王”,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一体,为唐代著名书家之一。欧阳询所书之《草书千字文》,曾与唐太宗

  • 东坡文谈录

    一卷。元陈秀民(详见《东坡诗话》)编。是书杂收诸家评论苏文之语,自为一卷。其所录大体取诸人常见之书,体例不一,没有什么特色。与其所编《东坡诗话录》相比,此编更滥及于诗。《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并加以

  • 古本大学辑解

    二卷。清杨亶骅撰。亶骅字铁帆,山西晋州(今河北晋县)人。是书首有亶骅自序,称世传《大学》,皆本于朱门之书,非孔门原书。王阳明著《大学或问》申发阐明古本,义旨精当。毛先舒的《格物说》出,格致之义才开始确

  • 百菊集谱

    六卷、菊史补遗 一卷。宋史铸撰。史铸,字颜甫,号愚斋,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百菊集谱》于淳祐壬寅(1242)年间写成五卷,淳祐丙午(1246)年间,得赤城胡融《图形菊谱》二卷,

  • 春秋左传分类赋

    四卷。清夏大观撰,夏大鼎注。大观、大鼎都是湘潭(今属湖南省)人。大观曾将《左传》中的事类撰成对偶,按韵作赋,便于读者诵记。大鼎则在每一事类之下,详加笺注。该书有清咸丰元年(1851)海清楼刻本。

  • 满汉字辉和氏籍图源流考并阖族公立家谱

    不分卷。清和精额(生卒年不详)撰。和精额字奕斋,姓辉和氏,满洲正红旗人,云贵总督明德之子,官至山东道监察御使。该书系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和精额继其父遗旧作而撰成。该书记录辉和氏族系,极为详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