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登天岳山记

登天岳山记

一卷。清李元度撰。李元度(1821-1887),字次青,又字笏庭,自号天岳山樵,晚号超然老人,湖南平江人。道光举人,受曾国藩器重,咸丰间转战皖浙,卓然儒将。官至云南按察使,终于贵州布政使。博学能文,尤肆力掌故地理之书,著述颇丰,其《国朝先正事略》、《国朝彤史略》、《名贤遗事录》均为传世之作。天岳山位平江县东北,李元度居处距山一百二里,其族人住山麓。光绪三年(1877)九月,偕族人同游天岳。是记首述南纪之山,高千百计,衡山外天岳最高,为一千八百丈。丹岩为最,其高峻可与衡山相比,由山麓至丹岩尚二十里。游山之日正值阴雨,迳入丁家洞,见危峰插入天际,飞泉行山脊,成沟坎,深及仞,水流坎中悠悠然,此为他山未见之景。久之白云起峰巅,掩其顶,寻合山而露顶,若泛洞庭,银盘内承青螺十二个,行云气中,云散山诸形状一览尽收眼底。夜宿太平庵,观缆船石,传说是大禹维舟处。次日雨停云散,出寺陡危岩,忽又云起,如兜罗绵四山,有云自远飞来,渐飞渐逼,可攀可揽,其径更险,山更奇。久之始达丹岩,传说葛勾漏烧丹处,故以名岩。丹岩山体遒厚,平壤宽广,道家称之为第二十五洞天。有山人王氏,七十五岁,居岩楼五十余年,深谙山中事,向导观石田三亩诸胜。顷而云复大起,改道普济庵,觅别径穿云而归。李元度言,游兹山宜秋高气爽,其游山三日,虽未开云,但观得奇诡百出,变态几尽,转以云胜。又言山有禹篆,未能搜岩剔藓,一观真迹,他日当再游求之。宋代孟琪,摩崖书“洞天幕阜”,字尚依稀可辨,故此山也名幕阜山。此书收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四帙。

猜你喜欢

  • 考工记考辨

    八卷。清王宗涑撰。宗涑字倬甫,嘉定(今上海嘉定县)人。博览群籍,深通小学,著有《声系图说》、《周五礼考辨》、《说文笺疏》等书。王氏自跋称:“乘车之图,多刻于碑石,初未有说。其图而兼说者,惟宋聂氏(崇义

  • 大政管窥

    四卷。不著撰人姓名。其书分叙吏、叙户、叙礼、叙经。书目似不全,六曹只列其三,四部又只列其一。似未完之书。

  • 冶南五先生集

    六种。清王遐春编。王遐春,福建福鼎县人,贡生。王氏锐意搜集乡贤遗籍,并命其子王学贞校勘刊刻。王氏先于兴化、泉州、福宁三郡中得唐代四人著作,又附入后迁入闵的唐代韩偓二种。六种为唐欧阳儋《唐欧阳四门集》八

  • 雍音

    四卷。明胡缵宗(1480-1560)撰。胡缵宗初字孝思,后改世甫,号可泉,自号鸟鼠山人。甘肃秦安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翰林检讨,出嘉定判官,累历右副都御史,因事下狱。后释归。著有《安庆府志》

  • 春秋谳义

    九卷。王元杰(生卒不详)撰。王元杰字子英,吴江(今属江苏省)人,元代经学家。家世业儒,至正间领乡荐,以兵兴不仕,教授乡里以终。此书辑程颐、朱子论《春秋》之言分缀经文之下,又节录胡安国《春秋传》以尽其意

  • 史拾载补

    无卷数,明吴宏基撰。宏基字柏持,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史拾载补》选取《史记》八书及《儒林》、《循吏》、《游侠》、《酷吏》、《滑稽》、《日者》、《龟策》、《货殖》、《匈奴》、《西南夷》、《大宛》共

  • 老子化胡经残本

    二卷。附录一卷。无撰者姓名。此书残存《老子化胡经》与《老子化胡经残卷》所存相同,都是卷一和卷十,其内容也基本一致。所不同之处是此书载有《附录》一卷。其《附录》是据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卷子本和英国

  • 会语支言

    四卷。清代陆鸣鳌撰。陆鸣鳌字石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官居河南知县。罢官后入书院讲学。此书是作者辑录平时的议论、问答之类札记撰成此编。全书主要内容为以“习静、养生、阑入”等观点来阐述“心性”,内容观

  • 周易义参

    六卷。清于琳撰。于琳字员瑕,号甘山,平湖人。明天启时诸生。此书因循旧说,依文训释,基本上没有发明。末尾列有三十三个图,也都是抄袭旧图而对其稍稍作了改变。其中于琳自己作的,如在天成象图,以日星霞露虹左列

  • 舆地广记

    三十八卷。欧阳态撰。欧阳忞,南宋时已不详其人身世,《郡斋读书志》以其“特假名以行其书”,“无所谓欧阳忞者”。《直斋书录解题》则以其为欧阳修“族孙”,行名皆连“心”字。清末孙星衍《平津馆鉴藏记籍补遗》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