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痧胀玉衡

痧胀玉衡

四卷。清郭志邃(生卒年不详)撰。郭志邃字右陶,檇李(今浙江嘉兴)人。此书专论痧证。痧证记载始于明末,但无专书。郭氏鉴于当时痧胀流行,乃集前人有关经验,于康熙十四年(1675)撰成此书。“痧”为天地间之厉气,痧毒壅塞气机,作肿作胀为其常见证候,故称“痧胀”。“玉衡”表明作者编书时旨在使医者治痧胀有法可取,权衡度测,不越规矩。全书共七万九千字。卷一首载痧证发蒙论、玉衡要语、玉衡脉法诸篇,提出治痧三法:痧在肌肤者刮之;在血肉者放之;痧胀危症,以药济之。将痧症分表里、经络、凉热论治。叙述用药大法、痧证脉论及治验案;卷二详列四十五种痧证的脉证及治验;卷三为治痧方药,选方七十则,兼议荆芥、防风等常用治痧药的性味功能;卷四为郭氏从临床实践中认识到“痧之变幻,更有隐伏于别病中者”,于康熙十七年(1678)撰成,为痧胀看法,痧胀兼证及发证,并附以治疗验案。其中对兼证和变证的治法尤多,可补前三卷之未备。郭氏在此书中阐述痧毒自口鼻而入,可邻里相传,或病于肌肤,或发于血肉,或发于胃肠经及脾、肝、肾三阴。并详述各种症状及其具体治疗方法,是一部较为系统的治痧专著。此书取材丰富,说理明晰。后世治痧诸书,皆祖述本书而予增捐。然罗列见繁,分症过细,探理求因,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处,给人以无证不痧之感,是为此书之不足。有《中国医学大成》本,1957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重印本。

猜你喜欢

  • 宣明论方

    十五卷。金刘完素(详见《素问玄机原病式》)撰。又名《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医经类著作。此书约成于大定十二年(1172)。刘氏此书为对病处方之法,乃集伤寒杂病,脉证方论之文,分门别类,较为详实。首二卷为诸

  • 荣木堂赋

    一卷。明陶汝鼐(详见《荣木堂文集》)撰。此集有赋一卷,共六首,分别为《昔游赋》、《哀湖南赋》、《洞庭湖赋》、《汤泉赋》、《荔枝赋》、《小孤山续梦赋》。尤以《哀湖南赋》著称,仿效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庾信的

  • 律吕通今图说

    不分卷。清缪阗撰。阗字又谦,号可斋,安徽芜湖人。缪氏自序云:律体声用,乐循体以达用且协乎时序,故“按之琴筝而旋宫之理备,谱之箫笛而支度之数符,属之于月令而音调之循环亦莫不谐且顺,于是一一图之。”篇中又

  • 本草备要 医方集解

    不分卷。清汪昂(1615-1694)撰。汪昂字訒庵,休宁(今安徽休宁)人。早年业儒,后弃举业,笃志方书,专攻医药。博采广搜,网罗群书,精穷蕴奥,或同或异,各存所见,以备考稽。善采众家之长,尤长本草与方

  • 离骚草木疏补

    四卷。明屠本畯(生卒年不详)撰。屠本畯,本名畯,字田叔,鄞县(今浙江鄞县)人。以门荫入仕,官福建盐运司同知。《疏补》卷首有《离骚草木疏补序》(屠隆纬真撰),《自序》,《黎民表序》,吴仁杰原序。《离骚草

  • 周易注疏剩本

    一卷。清黄以周撰。此书为未完之作,仅注疏乾、坤、顿三卦,乾坤不录《文言》。观点与《周易故训订上经》同。其注用《子夏传》、马融、郑玄、荀爽、宋衷、虞翻、九家、黄颖、干宝、蜀才、卢氏诸家易说,如有隐略异同

  • 南北史抄

    不著卷数。明周诗雅编撰。诗雅字廷吹、武进(今属江苏)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生卒年不详。该书摘录《南史》、《北史》二书中新奇纤佻之事。现存明崇祯五年(1632年)刻本。

  • 佛祖宗派世谱

    八卷。清代释悟进(1612-1673)撰。悟进生平事迹不详。《佛祖宗派世谱》一书,为佛教灯录体中的谱谍类灯录,成书于顺治十一年(1654)。内容分为:佛祖正脉至诸祖旁出一卷(卷一),南岳至沩仰一卷(卷

  • 初刻拍案惊奇

    四十卷。明凌濛初(1580-1644)编撰。凌濛初字玄房,号初成,一号稚成,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鸟程(今浙江湖州市)人,明末文学家。少壮时于科场不得意,专以著书和刻书为业。五十五岁时,授上海县丞,署理

  • 谈兵髓

    七卷。题西浙嚣嚣生撰,不著名氏。四库馆臣考书前有王洽序。王洽字和仲,临邑(今属山东)人。万历甲辰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序》作于天启甲子年(1624),适其任浙江巡抚时,由此可知,嚣嚣生者,亦明末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