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焦山志

焦山志

①二十卷。清王豫撰。王豫,字柳村,江苏丹徒(今镇江)人。《焦山志》道光三年(1823)刻本,共二十卷。其考焦山曰,山在镇江府东北,扬子江中。山距城九里,古名谯山。焦山,又名金山、浮玉。米芾临金山赋注直云,浮玉、焦山之名也。今焦山崖刻浮玉者,有二。兹篇正旧志之误处亦多。卢见曾作焦山志,谓蔡伯喈为焦孝然作赞,后人因称谯山为焦山。兹篇则辨之。曰北宋后,始以焦孝然事附会之。考孝然避兵聚妇于扬州,尔时孝然尚年少,并无焦山三诏之事。且孝然为魏以后人,蔡伯喈卒于汉末,在孝然之前,焦君之赞,当别有一焦君,断非焦孝然也。兹篇稿成距焦志书成六十年。王豫细读焦书,不仅多正其误,而且于其所失者多有增补,如增叙仰止轩、诗微阁、藏书楼、月波台、夕阳楼、还石山房、饮江楼、西汉定陶鼎等,尤可一读。② 二十六卷。清吴云撰。吴云,字平斋,浙江归安人。官江苏镇江府知府。乾隆五十七年卢见曾撰《焦山志》十二卷。道光中,王豫、顾沅又先后重修。吴云则以该三种《焦山志》为底本,正误增新,撰成此书。《焦山志》同治四年(1865)刻本,共二十六卷。分为:卷首为宸翰及御赐。卷一,山水建置。卷二至卷三,周鼎。卷四,西汉定陶鼎(附杂器)。卷五至卷六,瘗鹤铭。卷七至卷八,碑刻。卷九,高隐。卷十,方外。卷十一,杂识。卷十二至卷二十六,艺文。其高隐一门,为旧志所无。以周鼎、定陶鼎、瘗鹤铭并为焦山金石传绩,具载诸家考辨,且占篇幅独多,亦为他志所未有。二者皆合理。兹篇考证亦详。其谓焦公祠曰,初则肖像加兖冕,明天顺改深衣大带。未几复用兖冕。正德七年(1512)复改深衣大带,后又改兖冕。万历二十二年(1594),始易以隐士衣服。似此亦为他志所无。综观全书,条理清楚,叙述明白,实可供后人考镜。

猜你喜欢

  • 山法全书

    十九卷。清叶泰(生卒年不详)撰,叶泰,字九升,婺源(今属江西省)人。编撰有《山法全书》、《平阳全书》等。《山法全书》,是叶泰裒辑前人堪舆之说,又以己意进行评注,偶尔附以己作而成。其书内容,大旨以唐杨筠

  • 续方言补证

    二卷。清程际盛撰。程际盛,原名炎,字际盛,以字行。又字焕若,号东冶。江苏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进士,授内阁中书,累官至湖广道御史。后退归田里,以汲古穷经为务。尚著《说文解字引

  • 晚间篇

    一卷。清李衷灿(详见《拳拳录》)撰。本书摘录宋明理学家周敦颐、程颢、陆九渊、朱熹、王守仁五子及清代孙奇逢、魏裔介、成性等人的学说,其宗旨在于抑制程朱学派,推崇陆王学派的“知行合一”的“致良知”说。书后

  • 金石契

    不分卷。清张燕昌撰。张燕昌(约1769-1839),字苞堂,又字仲鱼。浙江海盐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优贡,嘉庆元年(1796)举孝廉方正。书以五音分册。首有王杰、朱琰、杭世骏等人序言及钱大昕、魏

  • 绣闲草

    一卷。清冯履端(生平年不详)撰。冯履端,字正则,江苏南汇(今属上海)人,冯慕孺之长女,监生丁岵瞻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民国十六年(1927)排印本。与其妹冯履莹《团香吟》合刻一起,名为《周浦二冯诗草》

  • 墨子校注

    十六卷。清毕沅(1729-1796)撰。沅字攘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山人,江苏镇阳人。沅一生著述颇多,有《夏小正考注》,已著录。在沅校注《墨子》之前,已有卢文弨、孙星衍二人校注。沅集其成,复检群书,参酌

  • 书经札记

    无卷数。清顾昺(详见《周易钞》)撰。《书经札记》一书取明陈第《尚书疏衍》之说,认为东晋梅赜所献古文《尚书》非为伪书。冠以古文今文辨,对诸家考证予以反驳,而以《大禹谟》、《咸有一德》诸篇中某些文句较为古

  • 丁氏明史外国传西域传地理考证

    各一卷。清丁谦撰。丁谦,有《丁氏宋书南齐书梁书夷貊传地理考证》等书,已著录。是书对《明史·外国传》、《明史·西域传》的朝鲜、蒙古等地做了考证,订正了《明史》中一些不正确的地方,比如明人鄙夷元裔,称为鞑

  • 绣珠轩诗

    一卷。清郭漱玉撰。郭漱玉,生卒年不详,字六芳,号琼泉,湖南湘谭人,鄠县知县郭汪灿之女,衡山诸生罗亨鼎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是《湘谭郭氏闺秀集》其中之一。书前有郭润玉所作序言,共收诗一百二十首。有道光十七

  • 对类

    二十卷。不著撰人姓名。亦不详其成书的年代。共二十门。约为乡塾启蒙之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