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清贾汉复补刻孟子

清贾汉复补刻孟子

(石刻本)清贾汉复补刻。汉复字胶侯,号静庵,曲沃(今山西曲沃县)人。明季为淮安副将,入清,隶正蓝旗汉军,官累至右副都御史、兵部尚书、陕西巡抚。此《孟子》石经,为康熙七年汉复巡抚陕西时所补刻。按今天所谓的十三经,在唐代为九经,再加上《孝经》、《论语》、《尔雅》,为数十二。唐时《孟子》属于诸子,不得列为经,例如陆德明《经典释文》有《老子》、《庄子》而无《孟子》。至有清诏校刊十三经注疏颁行天下,《孟子》才开始进入十三经之列。贾氏刻《孟子》是希望补唐石经之缺,盖未察唐时之制。掖县张氏百忍堂摹唐石经新拓本十二经,而附以贾刻《孟子》,亦失考矣。

猜你喜欢

  • 孝经长孙氏说附考

    一卷。汉长孙氏撰。长孙氏,其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汉书·艺文志》云,《孝经》一篇十八章,说《孝经》者有长孙氏、江氏、后氏、翼氏四家。《孝经长孙氏说》计二篇,系汉初首传《孝经》者,所传为今文。据《隋书·

  • 牧斋有学集

    五十卷。清钱谦益(1582-1664)著。钱谦益,字爱之,号牧斋,常熟(今属江苏)人。学者称虞山先生。生平详见《初学集》。是书收录钱氏从顺治二年(1645)至康熙二年(1663)十八年间所作之诗文,凡

  • 春明梦余录

    七十卷。明清之际孙承泽(详见《尚书集注》)撰。是编属杂记,所记只限于明代北京。分四个层次,首记建置、形胜、城池、畿甸;次记城防、宫阙、坛庙;再记官署;终记名迹、寺庙、石刻、岩麓、川渠、陵园共计十四门,

  • 四书问答

    二十四卷。清戴大昌撰。大昌字斗源,安徽婺源(今安徽婺源)人。官至宣城教谕。是书援引汉唐以来注家古义,下及当代。对朱注多所辨正,用问答体以畅其说,均能折衷至当。其自下己意,发前人所末发者,也有数十条。最

  • 太谷县志

    ①十卷。明乔允升修,戴可进纂。乔允升字鹤皋,河南孟津县人。出身进士,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来太谷县任知县。戴可进字渐鸿,满州人。由贡士任太谷县知县。《太谷县志》创修于允升,后经兵乱而版帙遗失。清顺

  • 呼伦贝尔志略

    一卷。民国程廷恒纂修。程廷恒字守初,江苏昆山人,清末至民国初,供职东北。著有《抚顺县志》、《宽甸县志略》等。民国十年,任呼伦贝尔善后督办兼交涉员。其于工作之余,悉心搜讨,闻见所及,辄笔书之。不久又于署

  • 蚕桑简编

    一卷。清杨名飏(生卒年不详)撰。杨名飏,字崈峰,云南人,曾在陕西汉中府做过官。他缩编叶健庵的《蚕桑须知》,研究并参考周兰坡的《蚕桑宝要》,撰写出《蚕桑简编》一书。《蚕桑简编》总结了栽桑、养蚕的法则,还

  • 程氏易通

    清程廷祚撰。程廷祚详见《大易择言》。此书共有“易学要论”二卷,“周易正解”十卷,“易学精义”一卷,又附录“占法订误”一卷,“易通”只是其总名。其“要论”部分尽去汉人爻变、互体、飞伏、纳甲诸法,对宋人河

  • 吴氏诗话

    二卷。宋吴氏撰。吴氏为宋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书载曹溶《学海类编》中,核其文,即摘自吴子良《林下偶谈》中论诗之语。《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 榕村字画辨讹

    一卷。清李光地(16421718)撰。参见《音韵阐微》。是书专辨俗书之讹,以正字为目的。举凡笔画近似容易混淆的正俗之字,一一列出并标以正俗,如“蚤正蚤俗”、“漆正俗”“赖正頼俗”等等,故名曰《字画辨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