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法华击节

法华击节

一卷。明代释德清(1546-1623)撰。德清,俗姓蔡,自号“澄印”,别号“憨山”。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人。安徽全椒人。二十岁从南京报恩寺出家,博通内外典。个人兴趣爱好较为广泛,擅书法。“生平爱书晋唐诸帖,或雅事之”。也曾为人撰写碑记塔铭序跋题赞亦不少。喜作诗。出家后先后到过摄山栖霞寺、五台山、嵩山、洛阳、山东劳山、杭州、庐山、九江等地,卒于曹溪南华寺。德清以其博闻强记和刻苦钻研精神,为弘扬佛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使明末已荒废的禅宗祖庭曹溪,得以重放光彩,因此被称其为曹溪中兴祖师。他遍历大江南北,每到一地多讲经说法,弟子门人很多。经常随侍他的有福善、通炯等。最有名的是颛愚(观衡),为南岳一方宗师。他勤于著述,撰有《琼海探奇记》、《楞严通义》、《法华通义》、《起信论略疏》、《莲池大师塔铭》、《华严经纲要》、《观楞伽经记》、《楞伽补遗》、《法华击节》、《金刚经决疑》、《圆觉经直解》、《般若心经直说》、《性相通说》、《肇论略注》、《道德经解》、《观老庄影响说》、《庄子内篇注》、《大学中庸直解指》、《春秋左氏心法》、《梦游诗集》、《曹溪通志》、《八十八祖道影传赞》、《憨山老人自叙年谱实录》等书。他在学术上,主张儒、释、道三教调和。他说:“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梦游集》卷三十九《学要》条)。在参禅、坐禅、念佛等方面,均有他个人独到的见解。其《法华击节》一书,主要阐发了他对法华经的理解,及其就其中某些内容所作出的辩析和说明。此书对了解德清对法华经的研究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现见载版本有清乾隆己未阳湖刘益重刊本。常见本为福善、通炯、刘起相编辑刊行的《憨山老人梦游集》四十卷(现流通五十五卷)本。

猜你喜欢

  • 河洛先天图说

    二卷。清刘天真撰。刘天真字汝迪,号去伪,兴国州人。由岁贡生官任安仁县训导。其讲《易》,大旨认为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其六七八九之数,乃一二三四倚五而成。盖即参天两地而倚数之说。张尚瑗序之说

  • 西游录注

    一卷。清李文田撰。李文田,字仲约,广东顺德人,咸丰九年(1859)进士,官至礼部左侍郎。《元史·太祖本纪》载元太祖十四年(1219)西域杀使者,太祖章师亲征。十九年(1224)至东印度国。角端见、班师

  • 三刘家集

    一卷。宋刘涣、刘恕、刘羲仲撰。刘涣字凝之,筠州(今江西高安等地)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为颍上令。以太子中允致仕。刘恕为刘涣之子。著有《通鉴外纪》。刘羲仲为刘恕之子。著有《通鉴问疑》。刘涣祖孙父

  • 夏侯阳算经

    三卷。作者不详。据《新唐书·艺文志》第四十九:“韩延夏侯阳算经一卷”。可知原本《夏侯阳算经》已佚,韩延(约隋时人)用己说纂入原书之内成为今本。在卷上“明乘除法”节中“夏侯阳曰”以下约六百字当是原本之作

  • 龟川诗集

    四卷。明董绪(约2570年前后在世)撰。董绪,字禹亏,江西乐安人。生卒不详。其少从邹守益、聂豹游,讲良知之学。人称其诗“不求工于声律,而以理趣为主。盖濂洛风雅之流派。”此集由其子刑部尚书董裕初刻于东莞

  • 群经补义

    五卷。清江永(详见《周礼疑义举要》)撰。此书又名《读书随笔》。原取《易》、《书》、《诗》、《春秋》、《仪礼》、《礼记》、《中庸》、《论语》、《孟子》连同《周礼》共十经随笔诠释,未附杂说,共为十二卷,其

  • 新吾吕先生集

    二十一种,五十五卷。明吕坤(详见《四礼疑》)撰。新吾为吕坤之号。吕坤著述颇多,《四库全书》著录有《明职》等,《四库全书总目》收其著录及存目书九种。《新吾吕先生集》二十一种为《去伪斋文集》十卷、《呻吟语

  • 受祺堂文集

    四卷。《续集》四卷。清李因笃(1633-?)撰。李因笃字天生,一字子德。陕西富平人。康熙中荐鸿博,试列一等,授翰林院检讨。不久,以母老由辞归,遂不复仕。其学宗朱熹,工诗,尤精音训。著《受祺堂诗集》、《

  • 禹贡诸家说断

    见《禹贡说断》。

  • 易略

    三卷。明陆梦龙(?-1634)撰。梦龙字君启,号景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至山东按察司副使,调陕西,任布政司参政,分守固原,抗击土寇时战死,赠太仆寺卿,事迹附见《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