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汉熹平石经残字集录

汉熹平石经残字集录

一卷。补遗一卷。罗振玉(1866-1940)撰。罗振玉,字叔蕴,一字叔言,号雪堂。生于江苏淮安,但不喜以淮安人自居,以祖上是浙江上虞人,遂恒以“上虞罗振玉”自居。曾搜集和整理甲骨、铜器、简牍、明器、佚书等考古资料,均有专集刊行,流传较广者有《殷虚书契》和《三代吉金文存》等。罗氏考订汉石经,计先后得残石九十块。内容为经文及校记共八百三十九字,序记三百零五字。据他的考核,《诗经》的鲁诗和毛诗编次是不同的,章次也先后有异。《礼记》的《乡饮酒》篇古文、今文次第不同。《公羊传》的行字数目也与今本有很大差别。至于文字上的差别,例如,毛诗“虺虺其雷”,鲁诗“雷”作“”,与韩诗同。“忧心惸惸”,鲁诗“惸”作“”。又如《春秋经》“筑台於薛”,罗氏考订其“薛”实为“蘖”之坏字。“公孙段”石经作“公孙万”。“郑伯坚”石经作“郑伯”。这些都是唐以后经生所不知的。而《诗经》之“济盈不濡轨”,“轨”字是从九之“轨”,不是从凡之“軓”,则可以订正《经典释文》之误。《礼记·乡饮酒》“坐奠於匪”,石经有“爵”字,足补郑注之失。凡此种种,对于经学都是颇有价值的。有民国十八年(1929)上虞罗氏石印本。

猜你喜欢

  • 示儿编

    也称《履斋示儿编》。二十三卷。南宋孙奕(生卒年不详)撰。孙奕字季昭,号履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平事迹不详。仅据书中第十卷称绍熙丁巳(当为庆元丁巳,1197年)三月,侍宴春华楼,听到大丞相周益公议

  • 通鉴纲目前编

    ①二十五卷。明南轩撰。轩字叔后,渭南(今属陕西)人。嘉靖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吏部文选司郎中,终山东参议,人称渭上先生。著有《通鉴纲目前编》、《关中文献志》。该书以金履祥《通鉴前编》、陈柽《通鉴前编

  • 邵氏闻见后录

    见《闻见后录》。

  • 宋词三百首

    朱祖谋(1857-1931)编选。朱祖谋,原名孝臧,字古微,一字藿生,号讴尹,又号上强村民,即强村,浙江湖州人。光绪九年(1883)二甲一名进士,历充国史馆协修、累迁礼部侍郎。后隐居苏州。早岁工诗,四

  • 百尺梧桐阁集

    二十六卷。清汪懋麟(1640-1688)撰。汪懋麟,字季角,号蛟门,江苏江都人。康熙六年(1667)进士,授内阁中书。受徐乾学举荐,又以刑部主事入史馆充纂修官修《明史》。懋麟才思敏锐,撰述丰富。不久罢

  • 方圆阐幽

    一卷。清李善兰(1811-1882)撰。李善兰字壬叔,号秋纫,浙江海宁人。他自幼聪颖好算,十岁读《九章》,无师自通,以后又学《几何原本》前六卷、《测圆海镜》和戴震的《勾股割圆记》,颇有所得,他说:“善

  • 传习录论述参

    一卷。明王应昌(生卒年不详)撰,由其子王锬续成。王应昌字亮之,明天启进士,知交河县。清初,召为御史。著有《宗谱纂要》等书。此书皆阐发王守仁《传习录》的主要思想。因清初攻击王守仁心学者甚多,故王应昌父子

  • 桓台志略

    三卷。民国袁励杰修,王采廷纂。袁励杰字寄莱,河北宛平(今北京市丰台区)人,民国二十一年(1932)任桓台县长。王采廷,邑名士。民国三年(1914),新城县更名为桓台县,传说齐桓公在此地留有遗迹,因而得

  • 老子注

    ①二卷。汉河上公注。河上公,汉代人,姓名、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老子注》,又称《老子道德经》、《道德真经注》。先秦诸子研究《老子》一书的史料今存甚少,《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中还可散见残文。

  • 读尹文子札记

    一卷。清陶鸿庆(1895-1918)撰。此为鸿庆《读诸子札记》之第十六种。在先秦名家著作中,以《尹文子》最为清晰。然书中亦有许多错误。鸿庆引征文献,校订《尹文子》十二条,颇为精详。如在《大道上篇》“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