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通义
六卷。清胡文英(详见《诗经逢原》)撰。此书凡六卷,不释全经,亦不录经文,凡有所得,则分别条录之。据书首自序云:“余前辑《诗经逢原》、《诗经补遗》,而意有未尽,复为《毛诗通义》。”知此书是在《诗经逢原》、《诗经补遗》基础上增订而成,故前两书所犯之病如空言说诗,则在此书中仍存,如谓《关雎》、《葛蕈》、《芣苢》诸诗皆属周公所作而非文王后妃之作,“非文王后妃之作”,见地颇是;曰属周公,则又大谬。似此类者,篇中彼彼皆是,故学者谓“得失参半”,读者当明辨之。版本有乾隆五十三年(1788)刊本。
六卷。清胡文英(详见《诗经逢原》)撰。此书凡六卷,不释全经,亦不录经文,凡有所得,则分别条录之。据书首自序云:“余前辑《诗经逢原》、《诗经补遗》,而意有未尽,复为《毛诗通义》。”知此书是在《诗经逢原》、《诗经补遗》基础上增订而成,故前两书所犯之病如空言说诗,则在此书中仍存,如谓《关雎》、《葛蕈》、《芣苢》诸诗皆属周公所作而非文王后妃之作,“非文王后妃之作”,见地颇是;曰属周公,则又大谬。似此类者,篇中彼彼皆是,故学者谓“得失参半”,读者当明辨之。版本有乾隆五十三年(1788)刊本。
二卷、析疑待正二卷、事文标异一卷。清陆次云(生卒年不详)撰。陆次云字云士,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康熙时举博学鸿词,后任河南郏县知县,一生著述很多。著有《湖壖杂记》一卷、《八紘译史》四卷、《译史》四
一卷。晋卫瓘(220-291)撰。马国翰辑为一卷。瓘字伯玉,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晋书法家。官至太保。《隋书·经籍志》集注论语六卷,晋八卷为卫瓘所注。梁有《论语补缺》二卷,为宋明帝补卫瓘缺,已亡佚
十卷,清盛镒源修,戴联壁等纂。盛镒源,山阴人,曾任城步县知县。戴联壁,曾任衡州府教授。城步为古黔巫之地,秦属长沙郡,明弘治年间始设县。清康熙年间创修县志,乾隆五十年(1785)知县贾构重修。此志则续乾
三卷。清姚东升撰。东升字晓山,绣水(今浙江嘉兴)人,生平事迹不详。据编首杨炳图序及东升自序,知为乾隆、嘉庆时人。此书成于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共上中下三卷,合为一册,为东升手稿本。其书不完全解释全经,但有
六卷。元吴当(1299-1363)撰。当字伯尚。吴澄之孙。崇仁(今属江西)人。以荫授万亿四库照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宋、辽、金三史。迁翰林直学士,累官至江西行省参知政事。陈友谅陷江西,被拘于江州,终不
二十卷。明王朝佐(?~1599)撰。王朝佐,字廷望,平阳(今浙江省平阳县)人,明宏治九年(1496)进士,官南京工部员外郎。“东嘉”即“东嘉州”,唐武德年间建,贞观年间废,明朝时属温州。《东嘉先哲录》
一百卷。明李东阳(1447-1516)撰。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属湖南)人。幼时有神童之誉。天顺八年(1464)进士及第,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著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文续编》
二卷。清郑宏纲(1727-1787)撰。郑宏纲字纪元,号梅涧,又号雪萼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世医出身,先祖即从医。父郑子丰得闽人黄明生所授喉科秘书,遂精喉科,后代亦多以喉科名世。因其居所名“南园”
三十卷。明王志长撰。王志长(生卒年不详),字平仲。明代“三才子”之一,王志坚(1576-1633)之弟,昆山(今江苏昆山)人,万历中举人。事迹见于《明史·文苑传》其兄志坚传中,称其亦深于经学,尤精“三
二卷。清王祖畲(1841-1918)撰。祖畲,字岁三,号紫翔,一号潄山,门人私谥曰文贞,江苏镇洋(今江苏省太仓县)人。祖畲生而颖异,有神童之称。母亲张氏,博及群书,兼擅古文辞。祖畲少秉母训,学以居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