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毛诗古音考

毛诗古音考

四卷。明陈第撰。陈第(1541—-1617)字季立,号一斋,又号温麻山农,连江(今福建连江县)人。万历间秀才,以诸生从军,官至蓟镇游击将军,致仕归。所居世善堂藏书极富。精音韵训诂之学,尚著《读诗拙言》、《伏羲图赞》、《尚书疏衍》、《屈宋古音义》等。《四库全书提要》云:“言古韵者自吴棫,然《韵补》一书庞杂割裂,谬种流传,古韵乃以益乱。国朝顾炎武作《诗本音》,江永作《古韵标准》,以经证经,始廓清妄论。而开除先路,则此书实为首功。大旨以为古人之音原与今异,凡今所称叶韵,皆即古人之本音,非随意改读,辗转牵就,如‘母’必读‘米’、‘马’必读‘姥’,‘京’必读‘疆’,‘福’必读‘偪’之类,历考诸篇,悉截然不紊。又《左》、《国》、《易象》、《离骚》、《楚辞》、秦碑、汉赋,以至上古歌、谣、箴、铭、颂、赞,往往多与《诗》合,可以互证。”陈第之前,讲古韵的人皆没有树立语言历史发展观点,分析古韵的方法不正确,所以吴棫、郑庠等人分韵虽宽,仍有很多字出韵。至陈第方明确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陈氏于《读诗拙言》中尚云:“说者谓自东晋以来,中原之人流入江左,而河淮南北,间杂夷言,声音之变,或自此始。然一郡之内,声有不同,系乎地者也;百年之间,语有递转,系乎时者也。况有文字而后有音读,由大小篆而八分,由八分而隶,凡几变矣,音能不变乎?所贵诵《诗》读《书》,尚论其当世之音而已矣。《三百篇》诗之祖,亦韵之祖也,作韵书者,宜权舆于此。”陈第认为古人之音原与今异,凡今所称叶韵,皆即古人本音,非随音改读,辗转牵就者也。陈氏批评叶音说云:“夫其果出于叶也,作之非一人,采之非一国(按指《诗经》),何‘母’必读‘米’,非韵‘杞’、韵‘止’,则韵‘祉’、韵‘喜’矣;‘马’必读‘姥’,非韵‘组’、韵‘黼’,则韵‘旅’、韵‘土’矣;‘京’必读‘疆’,非韵‘堂’、韵‘将’,则韵‘常’、韵‘王’矣;‘福’必读‘偪’,非韵‘食’、韵‘翼’,则韵‘德’、韵‘亿’矣。厥类实繁,难以殚举。其矩律之严,即《唐韵》不啻。此其故何耶?”陈氏认为原因在于每个字在古音中皆有固定读音,因古音与今音不同,语音发生变化,后人“以今之音读古之作,不免乖剌不入,于是悉委之叶”了。陈第的最大贡献是首次对叶音等错误说法进行了彻底批判,从时地两方面说明古今语音是不相同的,语音是发展的,为古音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毛诗古音考》取《诗经》韵字四百四十四个,逐一“排比经文,参以群籍,定为本证、旁证二条。本证者,《诗》自相证,以探古音之源。旁证者,他籍所载,以及秦汉以下去《风》《雅》未远者,以竟古音之委。钩稽参验,本末秩然,其用力可谓笃至。……所列四百四十四字,言必有征,典必探本,视他家执今韵部分,妄以通转古音者,相去盖万万矣”(《四库全书提要》)。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十四云:“是编取《诗》之同韵者,列之为本证;已取《老》、《易》、《太玄》、骚、赋、《参同》、《急就》、古诗谣之类,胪列之旁证。二者俱无,则宛转以审其音,参错以谐其韵,无非欲便于歌咏,可长言咏叹而已矣。然其书条例贯通,考证精密,古韵之复明,实自季立始,顾亭林以下诸家,虽递有推阐,终以此为祖本焉。”书前有自序总目及明万历丙午(1606年)焦颙序。末有自跋。是书有明闽中徐氏刊本、清乾隆间刊本、光绪六年(1880年)武昌张氏校刊本,另有《学津讨原》本、《一斋全书》本等。

猜你喜欢

  • 外科集验方

    二卷。明周文采(详见《医方选要》)撰。作者先撰《医方选要》,以内科为主,此书则以外科为主,广辑古今奇验名方而成。书前有弘治十一年(1498)兴献王序及作者自序。书中首为疮科总论,次分五发痈疽、疔疮、瘰

  • 无上妙道文始真经

    见《关尹子》。

  • 穀梁大义述

    三十卷。清柳兴恩(1793-1880)撰。兴恩原名兴宗,字宾叔,江苏丹徒人,道光十二年举人,清代经学家。受业于仪征阮元,初治《毛诗》,著《毛诗注疏纠补》三十卷。他认为《穀梁春秋》为千古绝学,唐以后无治

  • 佚存丛书

    十七种,一百一十一卷,原题日本天瀑山人(林衡)辑。丛书所收均为中土已佚古籍,选择颇精,每书后附编者题跋,述其刊刻源流。据其自序云:“余尝读唐宋已还之书,乃识载籍之佚于彼者,不为少也,因念其独存于我者,

  • 道德真经论

    ①四卷。宋吕惠卿(1032-1111)撰。吕惠卿,字吉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晋江)人。曾帮助王安石推行新法,官至参知政事。除《道德真经论》外,另著有《宋中太一宫碑铭》。《道德真经论》又称《道德真经传》

  • 颐情馆诗钞

    二卷。《诗外》一卷。《续诗钞》一卷。清宗源瀚(1834-1897)撰。宗源瀚,字湘文,上元(今江苏江宁)人,官至温处道,兼职嘉湖和宁波府。精通地理,喜欢收藏,敏于吏事,曾在湖州兴水利,在宁波筹海防。著

  • 释文纪

    四十五卷。明梅鼎祚(1549-1615)编。生平见《才鬼记》。梅鼎祚曾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编为《文纪》,此为其外。释者,我国佛教用作释迦牟尼之简称,后又泛指佛教。本书裒辑历代名僧

  • 五服异同汇考

    三卷。清崔述(1740-1816)撰。崔述,字武承,号东壁,直隶大名(今河北大名县)人,乾隆举人,官罗源知县。其学考据明如汉儒而未尝墨守成规,辨析精微如宋儒而未尝空谈虚理。著书三十四种,《考信录》一书

  • 绿晓斋遗诗

    一卷。明卜舜年(约1573年前后在世),撰。舜年,字孟硕,江苏吴江人,生卒年均不详。该编前后无序跋,卷后附载有卜氏寿诗及陈时化、陆万言、陈继儒、乐元声、何三畏等人的赠诗,最后以其父节悯先生(卜梦熊)行

  • 敦艮吉斋诗存

    二卷。《文存》四卷。清徐子芩(?-约1876)撰。附《劫余小录》一卷。徐元叔撰。徐子芩,字西叔,号易甫,一号毅甫,晚号龙泉老牧。安徽合肥人。道光举人。不求官,耕牧山中,以“狂人文士”居。《敦艮吉斋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