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武备志

武备志

二百四十卷。明茅元仪(1594-约1644)撰。茅元仪,字止生,号石民,归安(今浙江湖州)人。祖茅坤,嘉靖进士,累官广西兵备佥事,好谈兵。父国缙,万历进士。累官监察御史,终南京工部郎中。元仪幼承庭训,博览群书。通晓用兵方略,熟悉九边阨塞。崇祯时随兵部郎中孙承宗抵御后金,因功升副总兵。守觉华岛(今辽宁兴城南),旋以兵哗,获罪戍漳浦(今属福建)。后边事紧急,请募死士勤王,为权奸所阻,悲愤纵酒而卒。元仪著述宏富,今多散佚。是书乃茅氏广集历代兵家、术数之书二千余种,或全采、或节录,费时十五年编纂而成。书成于天启元年(1621),崇祯元年(1628)三月进呈。书分五部分:一曰兵诀评,二曰战略考,三曰阵练制,四曰军资乘,五曰占度载。其下分类编排,每类前有序言,中有眉批、旁注、夹注等。具体卷数、内容如次。兵诀评十八卷。录《武经七书》(即《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黄石公三略》、《李卫公问对》)全文,及《太白阴经》、《虎钤经》二书部分内容,加以评点。战略考三十三卷。选录自春秋战国迄元朝凡十六朝史事,计六百一十余条。皆有关于战略者,“非略弗录”,“略非奇弗录”。阵练制四十一卷。阵,辑有历代阵图三百一十九幅。中以诸葛八阵、李靖六花阵、戚继光鸳鸯阵为详。每阵均有解说。又录有赵本学《续武经总要》中各阵之《记》、《辨》,肯定古之“圣王贤将”所作之阵,对唐宋以来“文士俗儒”依托附会之阵,则予以廓清。练,分选士、编伍、悬令、教旗、教艺等类。材料辑自唐至明代诸家兵书,而尤以戚氏二书(《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为主。军资乘五十五卷。分营、战、攻、守、水、火、饷、马八类。每类又分若干子目,共六十五目。如营类,下分营制、营算、营地、营规、夜营、暗营等六目。占度载九十三卷。分占和度二类。占又分占天、占日、占月、占星、占云、占风雨等二十二目。度分方舆、镇戍、海防、江防、四夷、航海六子目。此书虽为辑录他书资料而成,但并非资料的简单排比。从全书各篇目的小序和眉批中看出,实蕴含编者的深意。不可视作獭祭短饤之作,实为古代的军事百科全书,某些资料,为别书所无,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故素为人所推重。此书在清代曾遭禁毁,《违碍书目》、《禁书总目》均有著录。此书有明天启辛酉(1621)年刻莲溪草堂本,藏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家单位。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藏有清初刊本。此外,还有清道光间木活字本、日本宽广四年(1664)须原屋茂兵卫刻本,北京大学图书馆有藏。近有台湾华世出版社据清刊影印本(1984年版)。

猜你喜欢

  • 全五代诗

    一百卷。清李调元(1734-1803)纂辑。李调元字羹堂,又字赞庵、鹤洲,号雨村、童山蠢翁,绵州罗江(今四川省德阳县)人。清朝戏曲理论家和文学家。乾隆进士。有《雨村曲话》、《童山全集》、《粤风》。此书

  • 禹贡释诂

    一卷。清孙乔年(见《古文尚书证疑》)撰。孙乔年所著书除《古文尚书证疑》以外,还有《尚书今文集说》、《五经释诂》、《三正考》等。此卷《禹贡释诂》,即为《五经释诂》之一种,原为手稿藏于家中,至其孙孙仝严始

  • 古本大学集解

    一卷。清李棠阶撰。棠阶字文园,号强齐。河内人。道光二年(1822)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军机大臣。棠阶治学,得力新建致良知说,以治心克己为至要,于紫阳无抵牾,故居敬穷理,一守程朱之法。著有《强齐日录》、

  • 诸子平议

    三十五卷。清俞樾(1821-1907)撰。俞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省德清县人。道光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因事罢职。后侨居苏州,主讲苏州紫阳书院、上海求志书院、德清清溪书院、归安龙湖书院等。而主

  • 一溉堂诗集

    一卷。清金光耿(约1662年前后在世)撰。金光耿,字介遵,另一说字觐文,江西婺源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初年诸生,《江南通志》记为康熙四十四年(1705)举人,此记载有误,因为金光耿的父亲金懋衡为明万历二

  • 万历武功录

    十四卷。明瞿九思(生卒年月不详)撰。瞿九思,字睿夫,号慕川。湖广黄梅(今属湖北)人。师从耿定向。万历举人,遭县令诬陷,流徙居庸关。张居正救援得释,寄居京师西郊,授徒讲学。万历三十七年(1609)授翰林

  • 冯安岳集

    十二卷。宋冯山(约1073年前后在世)撰。冯山,初名献能,字允南,普州安岳(今四川安岳县)人。生卒年不详。嘉祐二年(1057)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官至礼部郎中。冯山与梅尧臣、苏舜钦为同时代

  • 素问释义

    十卷。清张琦(生卒年不详)撰。张琦字翰风,号宛邻,阳湖(今属江苏)人。嘉庆年间举人,官山东馆陶县知县。著有《本草述录》、《张氏医集》等书。张氏颇重视《素问》,但唐朝王冰《素问注》移易篇次,多所窜改,宋

  • 易象汇解

    二卷。明陈士元(见陈士元《易象钩解》条)撰。据《易象钩解》自序,陈士元曾作《易象汇解》二卷。《归云别集》中自五十八卷至六十一卷为《易象钩解》,六十二卷至六十三卷为《易象汇解》。上卷为天文解、地象解、人

  • 六咨言

    见《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