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武城县志

武城县志

①四卷。清房万达修,王维明纂。房万达,字君如,辽阳人。贡士。顺治五年(1648)任武城县知县。武城,故鲁地。按县志创修于明隆庆县令金守谅。其刻版毁于战乱,书亦罕见。房万达任县令后,偶获金志残本。其几经审阅,删芜去粗,又作增补,而成是志。《武城县志》顺治七年(1650)刻本。兹篇卷帙有限,而门类繁多,故有些目类仅寥寥数言,失之过简。如武城于春秋时即已立县,其后沿革变化甚多,而兹篇于建置沿革,仅有十分简略的叙述,缺漏甚多,是为此书的一大不足处。②五卷。清刘佐临修,刘尔楫等纂。刘佐临字兴襄,江南颖州人,进士出身,康熙八年(1669)任城武县知县。刘尔楫,邑人。按城武县志,创修于明正德间,因邑圯于河,版章文物遂荡然无存,嘉靖四十四年(1565)知县郑汉复创修邑志,又百余年未修了。这期间,兵燹频繁,所遗旧志,更加残缺不全。刘佐临宰城武县,恐文献湮没,就集邑中绅耆,议举修志,开局征辑,以邑中博学分任采访,延聘刘尔楫任编辑,博观邻志,搜集故闻,例立八款,历三月而志成。《城武县志》康熙九年(1670)刻本。此志于每志之前,有叙论以总其说,末亦附文以点明其义。其中沿革目,考辨详尽,对旧志做了不少改正增补。如习俗,旧志对于一邑之风土人情一字不载,而此志则广收详载。又如旧志不收灾侵,此志则以父老所传,附选举之后,予以记载。综观全书,凡所增补厘订,尚称妥善,为重修地方志中善本。③十卷,图一卷。清赵嗣晋纂修。赵嗣晋字桐严,广德人,进士出身,康熙三十七年(1698)任城武县知县。赵嗣晋莅任后,见邑志虽创于明、再修于康熙年间,惟旧志皆极为简略,且距康熙旧志已30余年,这期间,钱粮户口,尚有增减,人物古迹,亦多异同。即与邑中绅士、父老同为修葺较订,并开馆纂述,网罗采辑,分类别例,缺者补之,冗者删去,历时五月而告成。《城武县志》康熙四十一年(1702)刻本。全书十卷图一卷,分为:卷一舆地志:星野、沿革、山川、社村、风俗、方产,建置志:城池、河堤、官廨、仓廒、邮铺、桥梁、坊表、祠庙、义冢、保甲、兵防;卷二学校志:文庙、儒学、祭器、乐器、书籍、学田、典籍、义学、义田,赋役志:户口、地亩、科制、盐课;卷三至卷四职官志表、职官志传;卷五人物志:宦迹传、文学传、武将传、隐逸传、节烈传、流寓传、武将传;卷六至卷九艺文志:序、记、诗、赋、书;卷十典社志:文祀、乡饮等,秩祀志,古迹志,杂志。卷首有图十八幅。此志体例谨严,记述详确。其中以人物、职官两志记载最精赅。此外,将舆图单列一卷,为它志少见。然学校志、秩祀志、古迹志中,所记尚有重复,可为合并。④十四卷,首一卷。清骆大俊纂修。骆大俊,安徽宣城人,进士。曾任武城县知县。武城县志自顺治七年(1650)县令房万达重修后,虽几经续修,至骆大俊任县令时,查阅旧志,仅余残编断简,无可阅读。骆令因以修志为己任,设局捐款,发凡起例,搜集遗文,网罗近事,几经努力,终成是书。《武城县志》乾隆十五年(1750)刻本。兹篇较旧志所增甚多,凡邑中之典章政俗,均有所记录。体例也无大差错。考证广博,凡引皆清楚标明出处,使读者一目了解。文字虽平平,尚可读。⑤十四卷,首一卷。清袁章华修,刘士瀛纂。袁章华字实庵,崇仁人,举人出身,道光十年(1830)任城武县知县。刘士瀛字沦洲,沧州人,举人出身。袁章华宰城武县后,见邑志之修,为康熙四十一年(1702)知县赵嗣晋,距当时已一百三十余年未有续修了。旧志因年久,文字残缺、版章漶漫,几不可识。他认为邑志反映全邑文化,为政之根本,遂锐意重修新志。道光十年,章华因事赴京,邀沧州名儒刘士瀛同返,聘其总编纂之事,以旧志为蓝本,补其缺遗,增以近事,历五月而稿成,付梓成志。《城武县志》道光十年(1830)刻本。此志体例博大,记载详明,虽承袭旧志而作,而增补甚多。如沿革、封域、古迹、方外等历久不变者,皆因旧志;赋役、兵制、灾祥、人物等,则广为续入。综观全书,纲举目张,门类完备。然因取材极丰,考证记载,尚有舛讹,门类亦有重复,可宜删并。

猜你喜欢

  • 新修桓台县志

    三卷。民国王元一纂。王元一,民国二十三年(1934)任桓台县长。《新修桓台县志》民国二十三年济南平民日报社铅印本。全书三卷,分为:卷一疆域:经界、山川;卷二法制、教育、建置、赋税、事务、自治、宗教、实

  • 方改亭奏草

    无卷数。明方凤撰。方凤字时鸣,号改亭,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正德进士,历任御史。武宗南巡时疏论七事。世宗即位后数争大乱,以灾异来指切弊政,从而被调为广东提学佥事,谢病归卒。《方改亭奏草》载奏议一十八

  • 孝经述

    ① 一卷。清贺长龄(详见《孝经辑注》)辑注。傅寿彤述。傅寿彤字青余,贵州贵筑(今贵州贵阳)人,官河南道员,系贺长龄门下士。是书章段依明代黄道周更定本。贺长龄巡抚贵州时得黄道周定本为之辑注,刊版行世。傅

  • 铜鼓书堂词话

    一卷。清查礼(1716-1783)撰。查礼,原名为礼、学礼,字恂叔,号俭堂,一号铁桥。宛平(今北京)人。乾隆元年(1736)登博学鸿词科,二十三年(1758)任户部主事。曾随军征金川,专司督运。后擢四

  • 敲空遗响

    十二卷。清(释)如乾(约公元1729年前后在世)撰。如乾字憨休,俗姓不详,四川人,生卒年均不详。尝主陕西兴善敦煌等寺。本集杂文八卷、诗四卷。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 宋文选

    三十二卷。不著编辑者名氏。案张邦基《墨庄漫录》,称崔伯易有《金华神记》,编入《圣宋文选后集》中。则此乃其前集,在南渡以前。所选皆北宋之文,自欧阳修以下十四人,惟取其有关于经术、政治者,诗赋碑铭之类不载

  • 词学全书

    十四卷。清查继超编。查继超字随庵,海宁(今属浙江)人,生卒年未详。本书编辑于康熙十八年(1679),以毛先舒《填词名解》四卷,王又华《古今词论》一卷,赖以邠《填词图谱》六卷,续集一卷,仲恒《词韵》二卷

  • 燕堂诗稿

    一卷。宋赵公豫(1135-1212)撰。赵公豫字仲谦,常熟(今江苏常熟市)人。绍兴中进士。历知仁和、余姚、高邮军、真州、常州,官至宝漠阁待制。公豫为人沉厚清苦,为官清正廉洁。常言“吾求为良吏,不求为健

  • 香草校尚书

    四卷。清丁鬯撰。丁鬯约为晚清时人,与俞樾同时或稍晚,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最要者,证“四岳”是四人,而非一人。丁鬯认为,帝咨四岳者五事,其中四事都有“佥曰”字样,说明四岳为四人无疑;只有“巽位之咨”

  • 埙篪音

    二卷。明虞淳熙、虞淳贞同撰。虞淳熙(约1598年前后在世),字长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官至吏部稽勋司郎中。著有《孝经集灵》。虞淳贞字僧儒,为淳熙之弟。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