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椭圆求周术

椭圆求周术

①清董祐诚、②清项名达撰。①董祐诚(详见《割圆连比例图解》)于1821年撰此书一卷。椭圆于明末从西方传入我国,并于十八世纪用于历算之中。对椭圆面积求法已有人研究,但其周长尚无人计算。董氏《椭圆求周术》自序:“椭圆求周旧无其术。秀水朱先生鸿为言圆柱斜剖成椭圆,是可以勾股形求之。”在此基础上,他仿照《九章算术》勾股章“葛生缠木”题的解法,以圆柱半周为勾,长轴、短轴平方之差为股平方,求弦得椭圆半周。他的公式今译是p=〔其中p为周,a、b为椭圆长、短半轴〕。显然这一公式是错误的。不过,董祐诚对此项研究具有开创之功。该书版本有《董方立遗书》本、《测海山房丛刻》本、《中西算学汇通》本、《西学大成》本、《富强斋丛书》正集本。②项名达(详见《象数一原》)撰。项名达对圆锥曲线深有研究,在去世前不久写成《椭圆求周术》,并于戊申(1848)冬致书戴煦:“弦矢互求,椭圆求周二种,为惬意之作,恐病躯不及蒇事,乞代整理”。1850年项名达死。戴煦遵嘱将原术整理并补《椭圆求周图解》。原书及图解共计二万五千字,附图十一幅。附于《象数一原》卷六之后。项名达是用初等方法求椭圆周长的:过椭圆长、短半轴作两同心圆,然后把一象限n等分,过分点向椭圆的长轴引垂线,与椭圆周有交点,过交点作椭圆弧的弦,再通过圆的周长求出椭圆的周长。在《椭圆求周术》中,项名达写道:“法以大径为径,求得平圆周为第一数。次以椭圆大半径为第一率,小半径自乘,大半径除之,转减大半径为第三率,乃置第一数,以三率乘之,一率除之,二自乘除之,为第二数。次置第二数,以三率乘之,一率除之,三乘之,四自乘除之,为第三数。次置第三数,以三率乘之,一率除之,三乘之,五乘之,六自乘除之,为第四数。次置第四数,以三率乘之,一率除之,七乘之,九乘之,八自乘除之,为第五数。……依次递乘递除,得数渐小至单位下止。第一数正,第二数下皆负,正负相减,即椭圆周。”项名达利用他所熟知的开平方捷法求椭圆周长,他的椭圆周长级数表达式,与用近代椭圆积分所得的结果完全相同。他注意到把大圆的象限弧“析分愈多,则椭弦渐与弧合,加减差愈后,而其差亦愈微,析至无量分,则椭弦和,即椭圆,象限亦无加减差可言矣。”这是一种积分思想。项名达的工作为我国独特的圆锥曲线理论的结果,一举完成了椭圆求周工作,至为难能可贵。《椭圆求周术》版本有1888年上海赵氏《高斋丛刻》本载《象数一原》内,现藏浙江图书馆;《古今算学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尚书主意传心录

    十二卷。明钟庚阳撰。钟庚阳字长卿,浙江嘉兴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刑部郎中。本书前有王樵的序,后有王肯堂的跋,分为《虞书》二卷、《夏书》一卷、《商书》二卷、《周书》七卷。本书分节进行解说,每节又分段分截

  • 汪刻隶释

    二十七卷。宋洪适(1117-1184)撰。清汪日秀校刊。洪适(kuò)字景伯,晚年号盘洲老人,鄱阳(今江西波阳县)人。绍兴十二年(1142)中博学鸿词科,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卒谥文惠。好收

  • 交泰录

    二种 四卷 明龙大有撰。龙大有,官河南按察使,事迹不详。《交泰录》一书是辑明人杨士奇的《三朝圣谕录》三卷和李东阳的《燕对录》一卷二种成书。龙大有以古今君臣相遇艰难,自周秦以迄唐宋,难有君臣相得,从容问

  • 红余诗词稿

    一卷。清谢香塘(生卒年不详)撰。约为道咸间人。浙江平阳人。谢青杨之姐。嫁同邑金氏,早寡。遗稿存诗八十五首,词五阕。诗笔清俊,力追古人。如《咏菊》诗云:“天意只教全晚节,人情竟说占秋光”,《月下观梅》诗

  • 学荫轩经说

    三卷。清王国瑞(1837-约1920)撰。国瑞字进之,又字峻之,广东省番禺县人,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历任福建顺昌、新竹、仙游、闽县、诏安等县知事。年少时师从同乡学者陈澧受经学,陈澧《东塾读书记

  • 荒史

    六卷。明陈士元撰。陈士元事迹详见《易象钩解》。是书主要记述我国远古开天辟地史事。在九头等十纪之前,增以元始本纪,言盘古、二灵本纪,言天皇、地皇,共为十二纪,疏仡纪则至帝挚止,共为三卷。帝师、帝臣、叛臣

  • 王文靖集

    二十四卷。附录一卷。清王熙(1678-1703)撰。王熙,字子雍、胥庭,号慕斋、瞿庵。直隶宛平(今属北京)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曾官任礼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等。身在朝廷,却喜交名士,好作诗文。

  • 荆门直隶州志

    ①三十六卷,清王树勋修,廖士琳纂。王树勋,江苏江都人,监生,官荆门直隶州知州。廖士琳,湖北汉阳人,嘉庆三年(1798)副榜。荆门,故隶安陆府,乾隆五十六年(1791)改直隶州。州志自乾隆十九年(175

  •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

  • 佩韦斋辑闻

    四卷。宋末元初俞德邻(生卒年不详)撰。俞德邻字宗大,号大迂山人,又作太玉山人,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徙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咸淳九年(1273)进士及第。宋亡不仕,隐居以终。隐居期间,遍读经史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