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

四卷。南宋张洪(生卒年不详)和齐(生卒年不详)合编。张洪字伯大,齐字充甫,皆鄱阳(今属江西)人,事迹不详。张洪在《编定朱子读书法原序》中称:咸淳(1265-1274)中执教于四明,齐客游浙东,二人相遇,商榷此书,而刻诸鄞泮。其书本为朱熹门人辅广所辑。张齐二人进行补订,以辅广原本为上卷,而以续增部分为下卷。皆以《文集》、《语类》排比缀辑,分门隶属。其书分为:《纲领》,言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循序渐进》,讲读书要有先后缓急的顺序,教人必须先读《大学》、《论语》、《中庸》、《孟子》,然后再读六经。其难易远近大小之序如此,而不可乱。要逐字逐句一一推究,逐章反复通看。《熟读精思》,讲读书必须成诵才能精熟,要熟读不可只口读而心闲,读得通贯而义理自出。《虚心涵泳》,讲读书必须虚心平气,优游玩味,观圣贤立言的本意,然后随其远近、深浅、轻重、缓急而为之说;不可未领会书中的旨意,便要悬妄立论。《切己体察》,强调读书不可只专在纸上求义理,须在自家身上推究体会,读一句书须体察一句,我将来如何用得。《著紧用力》,主张读书为学要刚毅果决,有发愤忘食的精神。《居敬持志》,主张读书要先定其心,排去闲思乱想,使心如止水,如明镜,不读书时亦要静坐心平气定。此书虽裙拾抄撮,贩卖旧文,不足以为著述。但条分缕析,纲目井然,将朱子的有关读书论述汇集为一帙,为研究朱熹的教育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元代版已不存。元至顺(1330-1333)中,江南行台御史赵之维重刻,故《永乐大典》全帙收入,原编卷次已不可考,清修《四库全书》时分为四卷。有《四库全书》本,《复性书院丛刊》本。

猜你喜欢

  • 尚书私说

    二卷。清倪上述撰。倪上述的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尊信《古文尚书》,只是对梅赜本伪《古文尚书》不满。倪上述在其自序中认为,梅本的篇章字句之间。尚待辨正。此外,倪上述还认为姚方兴所得《舜典》二十八字,一

  • 直庐集

    不分卷。清乔莱(1642-1694)撰。乔莱,字子静,号石林,江苏宝应(今江苏扬州)人,康熙六年(1667)进士。授内阁中书,翰林院编修,举应“博学鸿词”一等。好学深思,博览群书,对史学功力尤深。参与

  • 十全福

    五本。不著作者姓名。此传奇共四十三出,写明正德、嘉靖间刑部员外郎林俊之事,虚实兼有。其情节大略是:林俊上疏请诛妖僧继晓,被革职,到扬州舅父王恕家中寄居。言吉交闻知林俊获罪,欲中断婚约,而其女如玉坚决不

  • 发微论

    一卷。南宋蔡元定(详见《律吕新书》)撰。《发微论》一书,是蔡元定所撰相地之书。其书列《刚柔》、《动静》、《聚散》、《向背》、《雌雄》、《强弱》、《顺逆》、《生死》、《微著》、《分合》、《沉浮》、《浅深

  • 毛雅

    即《毛诗传义类》,见“毛诗传义类”。

  • 国变难臣抄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记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之变。凡分目为七:一死难姓名,二刑辱姓名,三囚辱姓名,四潜身姓名,五叛逆奸臣姓名,六受官职姓名,七诛戮姓名。书中内容与陈邦策《国变录》大致相同

  • 选声集

    三卷。附《词韵简》一卷。清吴绮(1619-1694)撰。吴绮生平详见《岭南风物纪》(辞目)。本集共三卷,其中小令、中调、长调各一卷。所录皆五代、宋人之词,标举平仄以为式。其字旁加方框者皆可平可仄之字,

  • 孝经音训

    一卷。清杨国桢撰。杨国桢字海梁,湖北崇阳(今崇阳)人。甘肃兰山书院有经训约编之刻,帙不盈尺,而搜集了十一经。杨国桢邮取是书,想以它充当学子读本,但该书非足本,注亦简略。国桢于是仿《五经旁训》的体例,补

  • 难经

    见《难经本义》。

  • 禹贡臆参

    无卷数。清杨陆荣(详见《易互》)撰。《禹贡臆参》在经文之下详载蔡沈集传,并同时采录《地理今释》以纠正蔡传之误,亦间出己意。其说与蔡传多有不同,常引诸书加以考据。然亦有先误之处。有《杨潭西先生遗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