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传注

春秋传注

① 四卷。清李塨(详见《周易传注》)撰。该书成于雍正四年(1726)。自序说,后儒治《春秋》学,拘泥于褒贬之说,对日月名氏人师等分例树标,往往与经义不合。事实上,孔子作《春秋》,观其事则成败治乱了然,观其义而予夺褒贬昭然。义见则天子之迹见,改元即位、朝聘会盟、侵伐放杀、昏觌享唁、丧葬祭祀、搜狩兴作、甲兵赋税、封建县邑、利弊隆善,厘然可观。他认为《左传》只记事而不疏义,《公羊传》、《穀梁传》疏义又往往多误,于是作《春秋传注》四卷。李塨曾与著名学者毛奇龄游,又师事清初名儒颜元,故《春秋传注》一书对二人的观点多有采纳。该书有同治八年(1869)刻本。民国时徐世昌等辑《颜李丛书》,将该书采入其中,有民国十二年(1923)四存学会排印本。② 三十六卷。清严启隆撰。启隆字尔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明诸生。作者不满于解说《春秋》诸家之穿凿附会,故著此书。他认为,孔子欲讨伐陈恒而不获准,于是退而作《春秋》,借以告诫执掌鲁国政权的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又说《春秋》一字一句皆是鲁史旧文,孔子并未加以删削。此书意在扫除诸家之穿凿,然而矫枉过正,持论不免偏激,且其自身亦未能避免穿凿之弊。

猜你喜欢

  • 松窗杂录

    一卷。此书书名和撰者各本互异,《新唐志》作《松窗录》一卷,不著撰人;《宋志》作《松窗小录》一卷,题李浚撰;《文献通考》作《松窗杂录》一卷,题韦浚撰;《历代小史》则书名与《通考》同,人名与《宋志》同,未

  • 周易纂解正宗

    六卷。清谢复茪撰。谢复茪字菁来,吉水人。其书先列朱子《本义》,以《直解》、《大全》、《蒙引》诸家之说各系于其下。他的儿子谢能立认为图说不完备,重加纂订,别为一编,附之于后。属私塾讲本之类。《四库全书总

  • 王门宗旨

    十四卷。明周汝登(生卒年不详)撰。周汝登字继元,号海门,嵊县(今属浙江)人。万历进士,历任南京工部主事、两淮盐运判官、南京尚宝卿等职。学宗王守仁,并有意融合儒、释二家。著有《海门先生集》、《圣学宗传》

  • 唐宋旧经楼诗稿

    七卷。清孔璐华撰,孔璐华(约1765——1815前后在世),字经楼,山东曲阜人,孔子七十三代孙女,衍圣公孔庆熔之女,大学士仪征阮元(1764——1849)之继妻。清代诗人。阮亨在《瀛舟笔谈》中评说:“

  • 重修山阳县志

    二十一卷,图一卷。清张兆栋、文彬修,丁晏、何绍基纂。张兆栋,号酉山,山东潍县(今山东潍坊市)人,同治九年(1870)任淮安漕运总督,次年调任广东巡抚。文彬,满洲正白旗人,咸丰二年(1852)进士,同治

  • 周官书名考

    一卷。清末沈家本(约1840-1913)撰。家本字子惇,号寄簃,光绪九年(1883)进士,官至资政院副总裁,此书原题为《周官书名考古偶纂》。书前有自记,称“偶阅郎兆玉《周官古文奇字》一篇,颇多舛错,因

  • 正名

    八曰:名正则治,名丧则乱。使名丧者,淫说也。说淫则可不可而然不然,是不是而非不非。故君子之说也,足以言贤者之实、不肖者之充而已矣,足以喻治之所悖、乱之所由起而已矣,足以知物之情、人之所获以生而已矣。凡

  • 养一斋诗话

    十卷。清潘德舆(1785-1839)撰。潘德舆,字彦辅,号四农。山阳(今江苏淮安)人。道光八年(1828)举人。后选为安徽候补知县,未赴。著有《养一斋集》、《养一斋诗话》等。《养一斋诗话》是其论诗著作

  • 天学初函

    五十二卷。明李之藻(详见《宫礼乐疏》条)编。利玛窦等欧洲传教士初来中国之时,士大夫对他们的博辨之才甚为钦佩,纷纷趋附。李之藻、徐光启等更为甚者,他们一方面向利玛窦等学习西方先进科学,另一方面及时将西方

  • 礼记厘编

    十卷。潘相(?-1790)撰。相字润章,号经峰,安乡(今湖南)人,清代经学家。相有《吾学编》等书,已著录。《礼心厘编》书首有陆耀《序》云:“古之读书也难,今之读书也易。难故数千年,而仅有郑康成、孔颖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