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文子校勘记

文子校勘记

一卷。清钱熙祚(详见《吴郡志校勘记》)撰。钱熙祚刊刻《文子》,又撰《校勘记》附其后。清人研究《文子》者,有许多人以为《文子》袭用《淮南子》,但也有学者提出疑问,认为是《淮南子》袭用《文子》。钱熙祚赞同前者,所以他撰《文子校勘记》,以证文子袭淮南之说。钱熙祚参校《淮南子》、《老子》、《荀子》、《吕氏春秋》、《列子》、《群书治要》、《云笈七签》等书,考订《文子》书中个别字句。其用功可谓甚勤,考订也很详细,但他没想到也不可能想到自己的一翻努力全付流水。1973年河北定州市汉墓出土竹简《文子》,足以证明《淮南子》袭用了《文子》,与钱熙作作此书的旨意正好相反。钱熙祚以后的学者,大多认为《文子校勘记》一书详细不苟,虽有缺点,但大体精密,可使读《文子》的人释疑祛惑,然而《文子》竹简出土后,学者才知钱熙祚之说不可信,但其参阅诸家之说校订《文子》的精神可嘉。其书也不无可参考之处。现存《守山阁丛书》本。

猜你喜欢

  • 河图洛书考

    无卷数。清王崧撰。王崧字伯高,号乐山,云南浪穹人。嘉庆进士,曾官山西武乡县知县。作者认为唐以前说易诸家所言河图洛书多为空言立说,毫无根据,而宋儒作河图二式,并列于经传,但不知从何处所得。此书据《东都事

  • 存研楼文集

    十六卷。《文集二编》二卷。《存研楼》二集二十五卷。清储大文(1665-1743)撰。大文字六雅,号画山。江苏省宜兴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改庶吉士,官编修。告归后,主持维扬安定书院,初以科举八

  • 礼记疑义

    七十二卷。清吴廷华(详见《周易疑义》条)撰。即《三礼疑义》第三部书,体例一如《周礼》,内缺《中庸》、《大学》二篇,注云《朱子章句》。概仿陈澔《集说》之例。前无《自序》,《周礼》、《仪礼》二书皆有《自序

  • 周易浅玩

    二卷。清李宗澳撰。李宗澳,临川人。此书上卷为上经,下卷为下经,在诠释经文时,仿程传体例,只释六十四卦。李氏治易,反对抄袭旧解、陈陈相因的做法,因而在经说中能够直抒己见,不尽循旧诂。如在解释“同人伏戎于

  • 簳珠仙馆诗存

    七卷。清吴庆焘(约1900前后在世)撰。吴庆焘字宽仲,号烟然,榜名庆恩,字文鹿,湖北襄阳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十一年(1885)举人,官江西候补道。本书系作者晚年自定稿卷。王乃征撰《弁言》说:“庆焘少作

  • 履庵集

    十二卷。明万士和(约1555前后在世)撰。万士和,字思节,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恭。士和性耿介,不媚权贵,以忤张居正去官。著有《履庵集》。是集为万士和诗

  • 禹贡地理古注考

    一卷。清孙冯翼撰。孙冯翼字凤卿,直隶承德(今属河北省)人。此书卷尾有俞正燮书跋,称“孙凤卿观察自涿州寄予此书,搜求古逸、排比有法、不自驰骋议论,而奥旨自通,可谓有赡雅之思矣。”此书备列古注,但其中只有

  • 鄮峰真隐漫录

    五十卷。宋史浩(1106-1194)撰。史浩,字直翁,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绍兴十四年(1144),登进士第,调绍兴余姚尉。历官国子博士,建王府教授。绍兴三十二年(1162),建王即位为孝宗,史

  • 易生行谱例言

    无卷数。清末民初廖平撰。据光绪《井研志·艺文志》载,廖平曾著《易类生行谱》二卷,此书不用京氏八宫法,而是以每卦内三爻为生,外三爻为行,合生与行,每卦为一图,由一图以推三十六图。今原书不存。此书是其例言

  • 诗经通解

    三十卷。清林义光撰。林义光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书卷首有作者自序、《略例》,并有《诗音韵通说》。每篇之下有篇义、别义、异文。篇义论该篇诗之主旨,别义则列举相关的参考资料,而异文则列举与经文相参酌之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