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御解道德真经

御解道德真经

四卷。宋徽宗赵佶(1082-1135)撰。赵佶崇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他对《老子》极为推崇,认为“其辞简,其旨深,学者当默而深造之”。认为《老子》一书是周末道降德衰时,老子为明道德之常而作,老子学说与政治的乖和有密切联系。据《宋史·徽宗本纪》记载,重和元年(1118)秋八月辛酉,“诏班御注《道德经》”。《御解道德真经》,又作《老子解》、《御注老子》、《御解老子》,约成于重和元年(1118)。书中引用的《庄子》、《列子》、《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等书的词理较多,可知其主张儒道合说。宋徽宗注疏力求精深,如其解“道德”说:“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心之所自得。道者,亘万世而无弊;德者,充一性之常存。”其释解“而贵食母”句,亦加“求”、“于”二字,作“而贵求食于母”,与唐玄宗注本一致。纵观全书,虽引用较多,但都能融汇贯通,为己所用,而且注疏多能吐故纳新,自成一说,对后世影响颇深。章安曾就此书演为解义,作《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在流传中,曾有二、四卷本之不同。《宋史·艺文志》著录宋徽宗《解老子》、《文献通考·经籍考》作《御注老子》,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赵希弁《郡斋读书附志》所录《御解老子》皆为二卷;而《道藏》本道、德各二卷,共四卷,但内容基本一致。现存明《道藏》本、明《道藏举要》本。

猜你喜欢

  • 慈卫室诗草

    一卷。《粤行集》一卷。《讱庵诗稿》一卷。《非庵诗稿》一卷。谭延闿(1876-1930)撰。谭延闿,湖南茶陵人,字组安,光绪进士,散馆授编修。1912年入国民党,曾任国民政府主席。此诗集四卷,皆谭延闿随

  • 楚辞榷

    八卷。明陆时雍(详见《楚辞疏》)撰。明金北清参评。卷首为《自序》,金北清《楚辞榷条例》,司马迁《屈原列传》。目录顺序为:卷一《离骚经》,卷二《九歌》,卷三《天问》,卷四《九章》,卷五《远游》、《卜居》

  • 鲁文恪存集

    十卷。明鲁铎(1461-1527)撰。鲁铎,字振之,号莲北,景陵(今湖北景陵县)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进士第一,官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著有《鲁文恪存集》。是编为铎子鲁彭嘉所编,凡十卷。前四

  • 曾确庵三种

    六卷。明曾省吾撰。曾省吾字确庵,隆庆年间进士,生卒年不详。从其著述中可知曾氏尝校士秦中,巡抚川蜀,官至司空,而《明史》无传。是编收书三种,《校秦翰牍》一卷、《抚蜀翰牍》一卷、《平蛮余录》四卷。前两种大

  • 月湖剩稿

    一卷。清王梁(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王梁字不详,震泽(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有《读画录》(已著录)。是集为其文集,仅收文二十四篇。其中又多小品,有明季山人之遗风。收入《四库全书总

  • 文翰类选大成

    一百六十三卷。明李伯玙、冯原同编。李伯玙,上海人,生卒年不详。官淮王府长史;冯原,慈溪人,生卒年不详。官淮王府纪善。是书系编者奉淮王之命而作。前有淮王序,自称西江颐仙。据《明史》载,仁宗子淮靖王瞻墺以

  • 明季北略

    二十四卷。南略,十八卷。清计六奇(1622-1687?)撰。六奇字用宾,号天节子,别号九峰先生,江苏无锡人。多年以私塾馆教为生,蜚声乡里,平生致力于晚明史资料搜访与著述。尚著有《南京纪略》、《粤滇纪闻

  • 春秋世族谱拾遗

    一卷。清成蓉镜(详见《周易释爻释》)撰。杜预《春秋释例》中有《世族谱》一篇,久佚;清初学者陈厚耀本于孔颖达《春秋正义》,旁及他书,勾稽排比,撰成《春秋世族谱》;后人对陈厚耀之书有所补充,蓉镜该书即是据

  • 四声切韵表补正

    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汪曰桢撰。曰桢(1813-1881)字刚木,号谢城,又号薪甫,乌程(今浙江吴兴县)人。咸丰二年(1852年)举人,官会稽县教谕,光绪七年(1881年)卒于官,年六十九。精史学、数

  • 资治通鉴目录

    三十卷。北宋司马光(详见《资治通鉴》)撰。《通鉴》一书,包括宏富,卷帙浩繁,光恐读者难于寻检,故于编纂之时,提纲挈要,并成此书,于元丰七年(1084)与《通鉴》同时奏进,即进书表所谓略举事目以备检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