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四十二卷。清圣祖玄烨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命大学士张玉书(1642-1711)、陈廷敬(1639-1712)与翰林院官员共三十人合撰,历时六年,至康熙五十五年(1716)成书,原名《字典》。其编纂缘起与目的,康熙皇帝述之甚详:“自《说文》以后,字书善者于梁则《玉篇》,于唐则《广韵》,于宋则《集韵》,于金则《五音集韵》,于元则《韵会》,于明则《洪武正韵》,皆流通当世,衣被后学。其传而未甚显者尚数十百家,当其编辑皆自谓毫发无憾,而后推论辄多同异。或所收之字繁省失中,或所引之书滥疏无准,或字有数义而不详,或音有数切而不备,曾无善兼美具可奉为典常而不易者。朕每念经传至博,音义繁赜,据一人之见,守一家之说,未必能会通罔缺也,爰命儒臣悉取旧籍,次第排纂,切音解义,一本《说文》、《玉篇》,兼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其余字书一音一义之可采者,靡有遗逸。至诸书引证未备者,则自经史百子以及汉晋唐宋元明以来诗人文士所述,莫不旁罗博证,使有依据。然后古今形体之辨,方言声气之殊,部分班列,开卷了然,无一义之不详,一音之不备矣。凡五阅岁而其书始成,命曰《字典》,于以昭同文之治,俾承学稽古者得以备知文字之源流,而官府吏民亦有所遵守焉。”(《御制康熙字典序》)其编排以明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为蓝本,共分214部,又以地支分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集,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部首与部中各字均按笔画排列。只是对某些字的归部有所调整,如“颍”、“颎”、“颖”、“颖”四字,《正字通》都在页部,此书则分入水、火、禾、木四部。《正字通》两部互见的字,则仅入一部,如“垔”字只入土部,“羆”字只入网部。这些改动意在突出“六书”原则,遵从《说文》以来多数字书以义符为部首的传统。收释各字的体例是:(1)以其正体为字头,如有古体则列于其后;(2)以历代韵书的反切和直音注音;(3)以《说文》、《尔雅》之类与古注释义,并以古书文句为证;(4)如有别音别义,也要一一加以注释;(5)如该字有别体、重文,也要列出。这些做法,对于查阅字的古音古义,十分方便。《四库提要》云:“每字必载古体,用《说文》例;改从隶书,用《集韵》例;兼载重文、别体、俗书、讹字,用《干禄字书》例;皆缀于注后,用《复古编》例;仍从其字之偏旁,别出于诸部,用《广韵》互见例;至于增入之字,各以字画多寡,列于其数之末,则《说文》之新附、《礼部韵略》之续降例也。”这说明《康熙字典》乃是集前代字书、韵书大成之作。本书卷首有《字母切韵要法》和《等韵切韵指南》,以便读者了解切音;而后是《总目》、《检字》和《辨似》,《检字》为查找疑难字而设,《辨似》供辨别笔画近似字之用。卷末附有《补遗》和《备考》,《补遗》收的是按音义可增入正集但没有增入的字,《备考》收的是无从考据的字。全书收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字,比《字汇》、《正字通》多一万余字,少于《四声篇海》和《集韵》六七千字,以“不悖古法,亦便于楷书”为收字正字的原则。其主要缺点是,引书或引文时有错误。清代学者王引之改正二千五百八十八条,著有《字典考证》一书,可供参考。《字典》除清刻本外,常见的有上海鸿宝斋的石印本,书眉上附有篆体;商务印书馆铜版印本,书后附王引之《字典考证》;中华书局影印本,兼有书眉所附篆体及书后所附《字典考证》,使用方便。

猜你喜欢

  • 论孟考略

    一卷。清张眉大撰。是书多拾前人之说,唯据《御览》无名氏引《论语隐义》及隐义注两条甚怪。前一条云,卫蒯聩乱,子路与师往。有狐黯者当师曰:“子欲入耶?”曰:“然。”黯从城上下麻绳钩子路,半城,问曰:“为师

  • 华夷译语

    一卷。明火源洁(生卒年不详)奉敕撰。火源洁系蒙古人,洪武时(1368-1398)官翰林侍讲。钱曾《读书敏求记》作“史源洁”,误。此书成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刘三吾序云:“元初未制文字,借高昌之书

  • 尚书集注述疏

    三十五卷。清简朝亮撰。简朝亮字竹居,广东顺德人,曾经受业于南海朱次琦之门,与康有为同学。简朝亮治学宗宋儒,尤受程、朱之学影响。本书认为,东晋古文与《孔传》皆伪。本书在考订古文之伪时,引证详博,立论确当

  • 周礼序官考

    一卷。清陈大庚撰。大庚字子坚,江苏常熟人,清中叶诸生。是书末有其舅张海鹏跋。此书本沈彤《周官禄田考》而作,专就序官,为之分别条理,列举阶级人数。凡备公卿中下大夫上中下士者为乡老,居首。冢宰至司寇备卿中

  • 何之子

    一卷。明周弘(生卒年不详)撰。周弘,字元孚,麻城(今属湖北省)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为顺天通判,上疏指斥朝贵,谪代州判官,不久任尚宝司丞、少卿。大兴水利。以将材荐哱承恩等。哱承恩等反,坐谪。投

  • 六艺论

    ①一卷。汉郑玄(见《周易注》)撰。清孔广林(生卒年月待考)辑。广林字丛伯,山东曲阜人,清代经学家,孔继汾之子,孔广森(1752-1786)之弟,孔子六十八代孙。著作有《尚书大传注》四卷。《周官臆测》六

  • 原本通俗编

    十五卷及二十五卷。清翟灏撰。乾隆间无不宜斋所刊《通俗编》,三十八卷,并明分门目,为定本,已著录。此系是书初成之本,刻入《函海》,乾隆本、道光本作十五卷,光绪本作二十五卷,另有《丛书集成》本,亦作二十五

  • 慎斋三书

    三卷。明周子干(生卒年不详)撰。周子干(一作之干),字慎斋,太平(今属安徽省)人。生于明正德年间,喜好读书,因病而广搜医方,遂通医理,曾与薛己问难,医名颇著。此书系其弟子查万合整理而成。一卷口授记录,

  • 巴县志

    十七卷首一卷,清王尔鉴修,王世沿纂。王尔鉴,进士,曾任巴县知县。王尔鉴任巴县知县后,从乾隆十六年(1751)开始纂修县志,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方竣事,十年内铁积寸累,笔削去取,致力之勤,令人赞叹

  • 敏学轩述记

    十六卷。清陈世箴(生卒年不详)辑。世箴字筱林,丹徒(今属江办省)人。是编乃世箴嗜读古书,采诸家文辞,体仿《文选文苑总集》,汇编成辑。内容多记忠臣孝子,遗文轶事,人心风俗之事,意在垂世立教。其记忠孝节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