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小尔雅训纂

小尔雅训纂

六卷。清宋翔凤撰。宋翔凤(1779-1860)字于庭,江苏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常州学派代表学者。嘉庆五年(1800年)举人,官湖南新宁县知县。通训诂名物,然治学杂采谶纬,为人所讥。所著尚有《周易考异》、《论语郑注》、《尔雅释服》、《过庭录》等。宋氏嘉庆十二年(1807年)正月自序云:“今之为康成学者,恒谤讥此书,以为不合郑君,同乎俗说。然还案《诗》、《礼》,乃郑君之改易古文,非《小尔雅》之偭违经义,据其后以疑其前,明者之所不取也。汉之经师咸有家法,唯有小学义在博通,就今所传杨子云、刘成国、张稚让诸家之作,多资旁采,鲜获所宗,比之墨守,殊有殊途。至于此书则依循古文,罕见凌杂,隐括以就,源流合一,故中垒之《录》、兰台之《志》,入于《孝经》一家,而不从小学之例,斯足以宝贵者矣。”宋氏持论与胡承珙氏同。是书卷一至卷五博取《诗》毛传郑笺,及贾逵、马融、郑玄、王肃等诸经逸注,疏通证明《小尔雅》之说,颇多精意。卷六内容有二:据《汉书·艺文志》等书记载,详细考证《小尔雅》的性质及其撰作者注释者诸问题;从《一切经音义》、《文选》注、《后汉书》注等书中辑录《小尔雅》佚文多条。《小尔雅训纂》成于黔中,与其他《小尔雅》注本似无缘相谋,然其书考辨翔实,注释确当,引证丰赡,成就不在胡承珙《义证》之下。唯于习见或难通之词,往往略去或阙疑,使读者颇感不便;且作者自信太过,时或擅改原文,如《广诂》:“攻、为、话、相、旬、宰、营、匠,治也。”宋氏改“话”为“諙”,殊无根据。是书有浮溪精舍本、《续经解》本、潮州郑氏刻《龙溪精舍丛书》本、广雅书局校刻本等。

猜你喜欢

  • 周易梁丘氏章句

    一卷。汉梁丘贺撰。辑佚书,清马国翰辑。梁丘贺字长翁,琅邪(今山东临沂)人,其与孟喜、施仇同受易于田王孙,得嫡传,汉时施孟梁丘三家并称,其事见《汉书·儒林传》。晋永嘉乱后,施、梁丘两家俱亡,孟氏仍存。《

  • 磨尘鉴

    二卷。清桃渡学者(生卒年及姓名、爵里皆不详)撰,姑苏王征夏(生卒年及生平亦不详)阅。此传奇共二十六出,写唐玄宗及安史之乱之事。唐玄宗得到一本宝书《骷髅格》,臣下皆不明其意。唐玄宗即下旨招募能解之人。西

  • 归朴斋诗钞

    四卷。清曾纪泽(1839-1890)撰。曾纪泽生平见《曾惠敏公文集》条。是《诗钞》分戊己二集,每集分上下卷,其称戊己者,盖因甲乙丙丁诸集皆毁于火,惟近体幸存,故以名之。戊集上卷为同治以前作品,曾经其父

  • 复古编校正

    一卷。清葛鸣阳(生卒年不详)撰。鸣阳字云峰,安邑(今山西运城)人。葛氏因重刊宋张有《复古编》,见元明旧刊本与传写本之间互有同异,乃互相参证,撰此《校正》一卷,刊于所刊《复古编》之后。统观是书,葛氏所校

  • 张氏三礼图

    一卷。唐张镒(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张镒字季权,一字公度,苏州(今江苏苏州)人。官至中书侍朗平章事,凤翔陇右节度使。新、旧《唐书》皆有传。传称“大历五年(770),除濠州刺史,为政清净,州事大理

  • 澡修堂集

    十六卷。清熊赐履(1635-1709)撰。熊赐履字青岳(一字敬修)。孝感(今湖北孝感)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由庶吉士授检讨。官至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卒谥“文端”。著有《经义斋集》、《澡修堂

  • 指海

    二十集,一百三十七种。清钱熙祚(详见《守山阁丛书》)编。张海鹏《借日山房》残版为上海陈璜所得,易名《泽古斋重钞》刊印,后又转入钱熙祚手,重新校补,增为二十集,易名《指海》。道光二十三年(1843),刊

  • 熹平石经周易残字

    熹平石经《周易》残字,汉时原刻,近世从洛阳出土,是所有出土熹平石经中规模最大,存字最多的一块。出土时石即中断为二。上石最初归文氏,后来归合肥李氏。下石归陕西于氏。此书是未归文氏、于氏之前的拓本。字刻在

  • 诗纬推度灾训纂

    一卷。清胡薇元撰。篇中“君子悉心研虑,推变见事也”条,引《匡衡传》:“诗者原性情而明人伦也,故治诗必通律历阴阳,而旁极乎性命之原,善推祸福以著,斯乃告往知来,圣门言诗之微旨也”;“烨烨震电”条,引京氏

  • 风俗通校正

    一卷。清朱筠(1729-1781)撰。朱筠字竹君,一字美叔,号笥河,大兴(今属北京市)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授编修。曾充方略馆总裁官、四库全书馆纂修,督学安徽、福建,为学政,官至侍读学士。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