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官箴

官箴

①一卷。宋吕本中撰。吕本中,字居仁,号东莱先生。吕公著之曾孙。曾任济阴主簿、起居舍人,官至直学士院。一生著述甚丰,有《春秋解》十卷、《童蒙训》三卷、《师友渊源录》五卷。本书是一本居官格言之类的著作,共有三十三则。吕本中曾任地方官多年,颇有阅历,书中所载多是他的切身体会。卷首即标明“清、慎、勤”三字,实为任官要旨。此书不载《宋史》本中列传,而见于《宋史·艺文志》。此书有《百川学海》本、《说郛》本、《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该书又以《吕氏官箴》、《吕舍人官箴》、《吕荣公官箴》等名目传于世。②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御制。明宣宗为仁宗子,1425-1435年在位,年号宣德。在位期间,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始在各省专设巡抚,并特选郎中况钟等九人为知府,以整顿吏治。又重边防,发展生产。在位期间,经济恢复发展,“仓庾充羡,闾阎乐业”,颇有治平气象。性喜词翰,亦能画。本书即明宣宗为整顿吏治而作,自都督府至儒学,凡中外衙门,各著一篇,共三十五篇。前有宣德七年(1432)六月谕旨一道,称编撰此书乃取古人箴儆之意,所著各篇,各衙门官员要朝夕观览。主要内容是告诫各级官员应勤政、廉政,尽职尽责。嘉靖十七年(1538),南京国子监祭酒伦以训复刊布之。后载宣宗御制《广寒殿记》一首,《玉簪花赋》一首,诗二十七首,词二首。不知为何人所附,丛杂不伦,与原书体例大不相符。本书可供研究宣宗朝吏治参考。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时有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

猜你喜欢

  • 中庸说约

    一卷。孟子说约 一卷。清聂镐敏(详见《论语说约》)撰。是编说《中庸》者十二,说《孟子》者五,篇帙不多,故合刻。《中庸说约》戒惧慎独说,以为慎独字而始揭于夫子,其义则古先民之心传。其说明行,说知仁勇,说

  • 御定历代赋汇

    一百四十卷。《外集》二十卷。《逸句》二卷。《补遗》二十二卷。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编。生平见《御选唐诗》条。此书认为赋自屈原、宋玉以来,即与诗别体。自汉迄宋,文质递变,格律日新。元祝

  • 周易疏略

    四卷。清张沐撰。张沐字仲诚,河南上蔡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至资县知县。张沐对于四书五经都有疏略。其解《周易》,自称本于孔子十翼之义。所注多取于旧文,并融合了自己的意见,不再标出古人名氏。书

  • 章氏遗书七种

    清章学诚(见《章氏遗书》条)撰。此书内容包括《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地方略例》、《文集》、《湖北通志检存稿》、《外集》、《湖北通志未成稿》。传世本有民国年间浙江省图书馆铅印本。

  • 汪禹又诗集

    八卷。明汪淮(约1570年前后在世,)撰。汪淮,字禹又,安徽休宁人。生平事迹不详。著有《汪禹文诗集》。是集皆古今体诗,凡八卷。前有陈履、王世贞、刘凤、汪道昆、吴子玉诸人序。据吴子玉序称:“令其伯子懋孝

  • 武威耆旧传

    四卷。清潘挹奎(生卒年未详)撰。挹奎字石生,武威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进士,官至吏部主事。自汉武帝开武威郡后,此地代有闻人,然宋以后逐渐湮没不彰。挹奎录清代武威人物,以续掌故。该书所论人物皆于

  • 甬东正气集

    四卷。清董琅(生卒年不详)编辑。琅字纯斋,浙江鄞县人,该书记明末清初甬东(今舟山岛)洁身殉节及隐遁之士遗文,共得二十一人,文五十二篇,皆从他书搜采而来,随得随编,先后亦无体例。书前有嘉庆十年(1805

  • 后汉书补注

    二十四卷。清惠楝撰。惠楝,作有《周易本义辨证》,已著录。《后汉书补注》中只标所注的句子,书中以范晔作《后汉书》史事为主,杂引诸书,考究训诂,引证史实。采集群书编辑成书。把列传分为上中下三卷,为《后汉书

  • 海亭集

    四卷。明郑普(约1575年前后在世)撰。郑普,字汝德,号海亭,福建南安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官至云南府知府。是集有文三卷,皆应酬之作。诗一卷,仅二十余首,据王慎中所作墓志称,郑普精于经学。

  • 演禽通纂

    二卷。不著编者姓名。所谓“演禽”为占卜之一法,以星、禽推测人之禄命吉凶。《演禽通纂》即为以演禽法推卜休咎之书。上卷载三十六禽歌,天干拟象所取化道、地支拟象所取化道及六十甲乙总取化道,以及旬头、胎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