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枕上语》,一卷。宋施清臣(生卒年不详)撰。施清臣号东洲,自称赤城散吏。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为南宋淳祐(1241-1252)间人。此二书所记,以佛教、道教为宗旨,杂以儒学道理,阐发三教融会为一之
一卷。清韩泰青(详见《说经》)撰。本书是《说经》一书的补遗。所补的只有生成之义、阴阳之义、教育之义三篇。其论生成,认为生中自有成,成中自有生,援引毛奇龄之说,而又增加了主客多寡之义。论阴阳,认为阴阳如
五卷。明钟惺(1574-1624)撰。惺字伯敬,号退谷、晚知居士,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万历进士。累官至福建提学佥事。另著有《史怀》、《古书归》、《唐诗归》、《诗合考》、《隐秀轩集》等。该书上起太
二十四卷。清罗士琳(1789-1853)撰。罗士琳字次璆,号茗香,江苏甘泉(今扬州)人。曾游京师,考取天文生,初从其舅秦恩复习八股,后专攻历算,甚通中算诸书,“博闻强识,兼综百家,于古今法算尤具神解。
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吴琼仙(1768-1803)撰。吴琼仙,字子佩,号珊珊,江苏震泽(属江苏吴江)人,吴义伦之女,待诏徐达源之妻。清代画家,诗人。大诗人袁枚亲自过访,认为她有徐淑(东汉女诗人)之才
一卷。清马国翰辑。是书凡六十四条,按今之论语篇次分配。今之论语,为汉安昌侯张禹所定。其作《论语说》二十一篇,用古论篇次,是兼采三家而以鲁为主。《经典释文》引《新论》,云古论与齐、鲁文不同有四百余字,郑
十卷。西晋郭象(?-312)撰。郭象字子玄,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西晋哲学家。郭象少年时有才华,明事理,常闲居在家,以文论自娱,后曾官至黄门侍郎、太傅主簿。郭象好老庄之学,善于清谈,《晋书·郭象传》载
二十四卷。元王沂(生卒年不详)撰。沂字思鲁。真定(今属河北)人。延祐初进士。曾为国史院编修官、翰林待制。集中有“纶巾羽服卧伊滨”之句,集名伊滨,即源于此。“沂历跻馆阁,多居文字之职,庙堂著作,多出其手
① 十二卷。宋刘克撰。刘克,宋理宗时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信安(今浙江常山县)人。刘克在《诗经》研究方面受吕东莱的影响,《诗说》一书的体系仿效《吕氏家塾读诗记》,一诗一解,先列原文,后录诸家之说,而系
六卷,补遗一卷。北宋庞元英(生卒年不详)撰。庞元英字懋贤,单州成武(今属山东)人。丞相庞籍次子。至和二年(1055)赐同进士出身。元丰初,为群牧判官、都官郎中。元丰五年(1082)任朝请大夫、主客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