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孝经郑注疏

孝经郑注疏

二卷。清皮锡瑞(1850-1908)撰。皮锡瑞字吉人,一字麓云,号鹿门,人称师伏先生,湖南善化(今长沙)人。著述颇丰,有《经学通论》五卷、《孝经郑注义疏》二卷、《春秋讲义》二卷、《今文尚书考证》三十卷、《尚书大传疏证》一卷、《左传浅说》、《礼记浅说》等。皮锡瑞治经专今文,颇攻郑氏。而是书则笃守郑氏之说,对于典礼尤为详尽,认为郑玄深于礼学,注易笺诗,必引礼为证,其注孝经亦援引古礼。郑所据孝经本今文,其注一用今文家说。该书引典礼对郑注加以疏通证明,遇诸家对郑注有驳难者,则解释其疑滞,大多引申、折衷至当。只有对“始于事亲”一节,刘炫对郑玄所驳不误,而锡瑞因守疏不破注之例,曲为辨护,终嫌勉强。“天子有争臣七人”一条,别据唐武后臣匡谏章,引孝经争作诤,与《白虎通论》、《家语》所引同,为他辑本所无。该书版本为光绪二十一年(1895)刊本。

猜你喜欢

  • 礼记大学篇古微

    三卷。清易顺豫(生卒年不详)撰。顺豫字叔田,湖南龙阳(今湖南汉寿)人。光绪进士。易顺鼎之弟。是书认为《大学》为教太子之学。孔子的七十弟子,以为《大学》将废,惧后世天子不再知以《大学》教其太子,以致太子

  • 小尔雅义证

    ①十三卷,附《补遗》一卷。清胡承珙撰。胡氏生平见“尔雅古义”条。是书成于道光七年(1827年)。胡氏自序云:“曩见东原戴氏横施驳难,仅有四科,予既援引古义,一一辨释,因复原本雅故,区分条流;又采辑经疏

  • 江津县志

    二十二卷,清曾受一修,王家驹纂。徐鼎续修,杨彦青续纂。曾受一,东安人,曾任江津县知县。江津县旧有传钞县志二帙,一为明嘉靖知县杨元吉嘱邑人杨几川纂,一为清康熙知县王璧嘱邑人龚湄纂。乾隆年间曾受一始采二家

  • 梦鼎堂文集

    四卷。《若溪集》一卷。清任观瀛(约1694前后在世)撰。任观瀛,字子登,一作紫登,安徽萧县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官至陕西临潼道。此二集皆其任浙江长兴知县时所作。《若溪集》以水名名

  • 诗经乐谱乐律正俗

    三十一卷。乾隆五十三年(1788)奉敕撰。《诗经乐谱》三十卷,乾隆命皇子暨乐部诸臣,据文义以定宫调,援古证今,亲加指示。而于永言之徵旨,御定为一字一音,合于大音希声之义。并遵《律吕正义》体例,分列八音

  • 拙庵集

    九卷。明杜(生卒年不详,约为元末明初)撰。杜字致道。山西壶关人。元末举河东乡试第一,授高平教谕,迁台州学正。洪武中征为四辅官,以老病辞归。此编共诗六卷,杂文三卷,末以诸家赠诗及传略、行状为附录。诗文按

  • 良吏述

    一卷。清彭绍升(详见《儒行述》)撰。自序谓:“读《汉书》至文翁朱邑之事,心慕之。既长,往来齐燕吴越之间,问民所疾苦。居间既久,考旧闻作《良吏述》,始自骆钟麟之却漕金,至李大本之散苗田。”认为自三代以来

  • 贾子平议

    二卷。清俞樾撰。是书为《诸子平议》之第十三种。此书订正卢文弨校者甚多,如谓宗首臣故曰十九字,且谓天何十六字,产子曰为大夫治可也十五字,皆为贾子原文;若与臣下相残四十一字,与《大都》本是一篇。等齐“在所

  • 华英通商事略

    英国伟烈亚力口(Alexander Wylie)译,清王韬笔录。是书记述从明代崇祯英船商初至一直到清代道光间东印度公司专利的取消,前后二百年间,中英通商前前后后的事例。其所记甚详,对明清外交、对外经济

  • 东谷随笔

    见《东谷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