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字林

字林

一卷。晋吕忱(生卒年不详)撰。吕忱字伯雍,任城(今山东济宁市东南)人,《韵集》作者吕静之兄。此《字林》一卷见于丛书《说郛》卷八十五,后收入《青照堂丛书》摘三编第四函。其所分部有五:分毫字辨,音同画异、音义异同、画同音异,一字数音。这“一字数音”条竟全用元黄公绍所撰《古今韵会》部次,显然不是出自晋人吕忱之手。按《说郛》元末陶宗仪编,早已亡佚,今所传者系近人据明抄本配齐,故而这《字林》一卷很可能是明人伪托。考《魏书·江式传》云:“延昌三年(514)三月,或上表曰:‘晋世义阳王典祠令任城吕忱,表上《字林》六卷。寻其况趣,附托许慎《说文》,而按偶章句隐别古籀奇惑之字,文得正隶,不差篆意也。’”而后《字林》卷数说法不一,《隋书·经籍志》谓七卷,《旧唐书·经籍志》谓十卷,《宋史·艺文志》谓五卷,皆非一卷,卷帙较为繁富。《唐六典》云:书学博士以石经、《说文》、《字林》教士,科举考试要考《说文》六帖,《字林》四帖,《字林》的价值几与《说文》相等。《字林》大约亡佚于宋元之间,据李焘所述,南宋时传本已趋于散落,至元,戴侗《六书故》备载《说文》、《玉篇》、《类篇》诸书,唯独不及《字林》,显然《字林》已不传了。因此明代修《永乐大典》,于每韵每字之首胪列见存小学之书,略无遗漏,唯独不见《字林》。既然如此,《说郛》何从采收《字林》?其中一卷必为后人伪托无疑。唐封演《闻见记》卷二云:“晋有吕忱,更按群典搜求异字,复撰《字林》七卷,亦五百四十部,凡一万二千八百二十四字,诸部皆依《说文》;《说文》所无者,是忱所益。”由此可见,《说郛》之中的《字林》一卷,与吕忱原书面貌全非,毫不相干。清代治《字林》的学者,大都从辑佚入手,任大椿之《字林考逸》最为善本。

猜你喜欢

  • 春秋世族谱拾遗

    一卷。清成蓉镜(详见《周易释爻释》)撰。杜预《春秋释例》中有《世族谱》一篇,久佚;清初学者陈厚耀本于孔颖达《春秋正义》,旁及他书,勾稽排比,撰成《春秋世族谱》;后人对陈厚耀之书有所补充,蓉镜该书即是据

  • 论语江氏集解

    二卷。晋江熙撰。清马国翰辑为二卷。熙字太和,济阳(今山东济阳)人。为兖州别驾。《隋书·经籍志》载《集解论语》十卷,为江熙所解。《旧唐书·经籍志》载《论语》十卷,也是江熙作《集解》。《新唐书·艺文志》中

  • 拾遗补艺斋遗书

    五种,七卷。清庄绶甲撰。庄绶甲字卿,庄存与之孙。生卒年不详。以附监生考取州吏目。庄绶甲曾受业于从叔庄述祖,尽通其祖庄存与经学,尤精于《尚书》。遗书所收五种为《尚书考异》三卷、《释书名》一卷、《文抄》一

  • 尚书运期授

    ① 一卷。明孙珏录,共有四条。第一条“白帝之治六十四世,其亡也,枉矢射参”,见于《太平御览》;第四条“房四表之道”,见于《史记索隐》,均较为可信。只是第二条“黑帝亡,二日并出”,《太平御览》所引作《尚

  • 雪樵文集

    八卷。明程士鲲(约1658年前后在世)撰。程士鲲,字天修,号雪山樵叟,江西永丰人。生卒年未详。崇祯十六年(1643)副榜。官至江西乐平府(今景德镇)推官。此集杂文二百余篇,所纪物产珍异之类,体或同于稗

  • 春秋胡传申正

    二卷。清丁晏(详见《周易述传》)撰。该书以刊本《春秋宝筏》为底本,对宋代学者胡安国《春秋传》中的一些观点加以阐发,对胡传中不当的说法加以驳正。该书有清代传抄本。

  • 杜律意笺

    二卷 明颜廷榘撰。颜廷榘,字范卿,福建永春人。生卒年不详。官九江府通判,终岷府左长史。是编取杜甫七言律诗一百五十一首,先用疏释,次加证引,名曰意笺。取以意逆志之义。其讥伪虞注之草草,持论良是。然核其所

  • 孟子今义

    四卷,彭赓良撰。是书为赓良所撰《九经今义》之一。袭今文家张三世之说,而以今时新学说为传。谓孟子言尧舜文王孔子,言仁政王政不忍人之政,言仁义言性善,皆传孔子大同之义,择《孟子》七篇中与有关合者,附会其说

  • 读礼条考

    二十卷。清王曜南撰。安徽婺源县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皆不详。王曜南平生致力三礼。因礼书自汉郑玄以来异说蜂起,而宋儒则一反汉儒重考据的传统专重“理”、“义”。王曜南则吸取汉儒、宋儒各自的长处,尤推崇宋儒,

  • 云阳李先生文集

    十卷,《附录》一卷。或名《云阳集》。元李祁(约1347前后在世)撰。祁字一初,别号希蘧。生卒年不详。茶陵(今属湖南)人。元统元年(1333)进士。除应奉翰林文字,改授婺源州同知,迁江浙儒学副提举。元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