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三卷十七节。不知作者姓名。约成书于宋代,也有人认为是唐五代寺院“俗讲”的底本。话本小说,是存世最早演述唐僧取经故事的文学作品,写唐代僧人玄奘与猴行者赴西天取经,历经艰险磨难,功成归返的故事。唐僧取经故事为历史实有,其门徒曾将取经故事写成《大唐西域记》和《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由于玄奘西行求法故事本身的传奇色彩,加上佛教的宣传,“唐僧西天取经”逐渐演成一个神异故事。至该书,已完全脱离了历史,成为神魔小说。叙事情节曲折,富于幻想,但行文简约,质朴无华。书中取经者有一行七人。猴行者为一白衣秀士,智勇兼备,神通广大,一路降妖除魔,即后来《西游记》等小说中孙悟空的原型。沙僧的原型在该书中是深沙神,但与《西游记》距离还很大。该书已初步奠定了《西游记》的情节基础,对研究《西游记》和取经故事发展演变有重要参考价值。该书体制为“诗话”,即有诗有话。诗多为七言,亦有三言或五言,其性质却颇类似佛经偈赞;话文亦与佛经相近。因此,它即使不是佛经“俗讲”的原来底本,也应与佛经“俗讲”有密切关系。该书的原本国内久佚。日本藏有两种宋代刻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宋刊巾箱本,旧藏日本高山寺,后归太仓喜七郎;大字本《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旧藏日本高山寺,后归德富苏峰成篑堂文库,两本实为一书。1916年罗振玉曾将二种影印出版。1925年商务印书馆排印出版《大唐三藏取经诗话》。1954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据罗氏影印巾箱本校以大字本排印。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据罗氏两种影印本合印。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排印。

猜你喜欢

  • 医经小学

    六卷。明刘纯(详见《玉机新义》)撰。此书主要承朱丹溪宗旨,而参考刘守真、张洁古、李东垣诸家学说,依作者自己心得撰成。全书分六大类为六卷:本草第一、脉诀第二,经络第三,病机第四,治法第五、运气第六。每篇

  • 离骚中正

    (无卷数)。清林仲懿(生卒年不详)撰。林仲懿,字山甫,栖霞(今山东栖霞)人。康熙五十年(1711)举人,官至铜陵知县。卷首有《读离骚管见》数则。本书评屈原作品以儒家正统观点为标准,称屈原作品以执中为宗

  • 停云馆诗选

    二卷。明文从龙撰。从龙,明末叶人,生卒年均不详。字梦珠,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长洲文氏家族以文学名于三吴,从龙承家学,造语典雅,不摹古人。该编包括古、今体诗,尤以古体诗见长,前有万历辛丑(1601年)

  • 桥西杂记

    一卷。清代叶名沣(生卒年不详)撰。叶名沣字润臣,汉阳(今属湖北)人。道光举人,官内阁待读,著有《周易异文疏证》、《礼记郑读疏证》、《战国策地名考》等书。此书属于杂记见闻,内容较杂,题名“桥西杂记”是因

  • 松陵集

    十卷。唐皮日休(约834-约883)、陆龟蒙(?-约881)等唱和之诗。皮日休字逸少,后改袭美,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早年住鹿门山,自号鹿门子、间气布衣等。咸通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后参加黄巢起义军,任

  • 桐江集

    八卷。元方回(1227一1307)撰。方回字万里,号虚谷,歙县(今属安徽)人。宋景定二年(1262)别省登第,累官知严州。入元,为建往路总管。名久即罢。晚年乃倡讲道学。著有《桐江集》、《读古今考》等。

  • 周易摘抄

    五卷。清顾昺撰。顾昺号虚庄,南江人。雍正二年(1724)举人。此编是他的三个经解之一,都是节录御纂《周易折中》内所收集的诸儒之说,参以李光地的《周易观彖通论》,所以叫“摘抄”。间附顾昺自己的意见,也几

  • 读孝经日记

    一卷。清潘任(详见《郑注孝经考证》)撰。该书所记至五孝章而止,未竟全书。所援据古义,非常详尽完备。主要观点有:(1)断定孝经为孔子作;(2)断定郑氏解确为康成(即郑玄)作;(3)认为孝经古有章名;(4

  • 五经心义

    明王崇庆(详见《周易议卦》)撰。此书是把其旧著的《书经说略》、《诗经衍义》、《春秋断义》、《礼记约蒙》与《周易议卦》五书合为一书,除《周易议卦》无序外,其余均有自序。大致都是剽掇旧文,罕有心得。

  • 黄帝内经明堂

    残本一卷。隋杨上善(详见《黄帝内经太素》)撰注。据《唐书·艺文志》载,《黄帝内经明堂类成》十三卷,杨上善撰注,而宋以后即不见著录,散佚已久,更在《黄帝内经太素》之前。日本有传抄残本一卷,其卷首无“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