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夏小正释义

夏小正释义

不分卷。清宋书升(生卒年不详)撰。宋书升,字晋之,维县(今四川理番县西四十里)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后,即隐居不仕。是书前后无序跋。每月题书名及“维宋书升学”,似是十二卷;末附鸡始乳逸文一条,虽仍照题,实不成卷,盖尚未编定也。宋氏通晓天文历法,解星之昏旦中必明其躔某宿度;解启蛰养日养夜必别其中气朔气,皆为他家所不及。解“鞠则见”,从孙星衍、洪震煊以鞠为虚而转之云:“虚星即印墟之虚,《尔雅》北陆虚也,夏后氏因唐尧之旧用为中星者也”,其说甚核;“初昏南门正”条,辨洪氏以南门在库楼外,而释之云:“古人名星皆由象取,门者象也,南其方也。人君南面觇星,必两星左右峙列,与户之势左右相当,乃所谓南门正;若以亢之南北星为南门则与东壁之星同,是壁形非门形,乌得言正。《天官书》南北字,北为比之讹,其下当有地字,以本篇狼南比地、大星日南极老人句推之可见”,此说足解洪氏之惑;“参中则旦”条,从顾凤藻以参为星而申之云:“《尧典》所用中星,此时尚不更易,《小正》若昴若火若鞠,此三星即《尧典》所用为侯者,四仲之星,不当独缺鸟之一宿,仲秋旦中之星,即仲春昏中之星,皆去日九十度,依此推知参定星之讹文”,其推阐甚为分晓,所以然者,列星东移,其差颇微,四仲中星《逸周书·时训解》、《礼记·月令》皆与《尧典》不合,惟《小正》尚合也。以上是对旧注的驳正引申发挥。是书颇有其创见者,如“丹鸟羞白鸟”条云:“《国策》庄辛曰:‘王不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飞翔于天地之间,俯啄蚊虻而食之’,蛉为食闽蚋之物明矣。蜻蛉以青得名,而丹者当名丹蛉,音转即丹良,此物七月中旬大雨初晴往来空中如织”,此虽创论而实是确论。其它亦可备一义者甚多,兹不备举。然书中迂曲之义,回护之辞,似是而非之论,文不成义之解也不少,例如,“主夫出火”条云“传中主字与位文主字不同”,谓“文舞同羽龠,武舞用干戚,武舞得兼文武”,等等。然百密一疏,无人能免,是书能博采众家,自下己意,考证之文,通晓流畅,在解《夏小正》诸书中实为少有。是书有移录原稿本。

猜你喜欢

  • 樊致虚诗集

    四卷。明樊良枢(约1619年前后在世)撰。樊良枢,字尚植,一号致虚,江西进贤人,生卒不详。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官至浙江提学副使。著有《樊致虚诗集》。是集为良枢诗集,凡四卷:《匡山社集》一卷

  • 东华录

    二百卷。东华续录,四百一十九卷。清末王先谦(1842-1917)撰。先谦字益吾,号葵园,湖南长沙人。同治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参与国史馆编纂工作。后任江苏学政,长沙城南书院、岳麓书院院长等

  • 成都文类

    五十卷。宋袁说友(1140-1204)编。说友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建安(福建建瓯)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官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后罢相,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著有《东塘集》。《成都文类》原题

  • 周易郑注

    十二卷。汉郑玄撰,宋王应麟撰集,清丁杰后定,张惠言订正。此为湖海本。丁杰字小疋,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人,乾隆时进士,官教授。王应麟所辑《周易郑康成注》一卷,明胡震亨附刊于李鼎祚《周易集解》后,姚士粦

  • 骈字分笺

    二卷。清程际盛撰。程际盛原名炎,字际盛,以字行;又字焕若,号东治;江苏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进士,授内阁中书,累官至湖广道御史。后退归田里,以汲古穷经为务。尚著《续方言补正

  • 周易古本

    一卷。明华兆登编。华兆登,江苏无锡人。该书成于万历中,系考订《周易》古本篇目之作。将《周易》卦辞和爻辞各分上下而成四篇,又以《象传》、《彖传》、《爻传》、《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

  • 订俗文

    十九卷。清郝懿行(1757-1825)撰。懿行字恂九,号兰皋,山东栖霞(今属山东省)人。是书大量辑录了符合封建道德,维护宗法制度的清规戒律及对子女教诲、训导的言行。有《郝氏遗书》本,《清史稿艺文志补编

  • 汪水云诗钞

    一卷。宋汪元量(约1279年前后在世)撰。汪元量生平详见《湖山类稿》(辞目)。据此集卷末崇祯四年(1631)旧跋称:“夏日晒书,理云闲人钞诗旧册,得水云诗二百二十首,录成一帙。其刘辰翁所批点刊行者,藏

  • 省庵法师语录

    二卷。清释宝贤(?-1729)编。宝贤为清鄮山阿育王寺沙门,俗姓时,字思齐,号省庵。常熟(今属江苏省)人。“省庵法师”即是指释宝贤。宝贤少年甘蔬食,厌酒肉。后接触佛经,感念心净。梦观阿育王塔,发下供养

  • 皇明通纪辑要

    二十四卷。明陈建(详见《皇明从信录》)辑。孙镔原订,清马允晋增订。陈氏尝撰《皇明通纪》,记洪武、永乐至正德、嘉靖、隆庆朝事。万历至天启朝则由马氏根据诸家之书,正以实录以续之。该书于辽事记载颇详,这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