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礼从宜
四卷。清苏惇元撰。苏惇元生卒年及生平未详,安徽桐城县人。“四礼”指冠、婚、丧、祭,“从宜”即顺从今俗、因时制宜。作者做法是:乡俗不违古礼的地方就采用,乡俗违背古礼处就予以辨正,且所定仪节力求简单易行,如自序所说“不至废礼,不求变俗。”书分四卷:卷一冠礼、卷二婚礼、卷三丧礼、卷四祭礼。每一卷末都附有总论。此书虽名“从宜”,但实质上注重“守经”,如《丧礼总论》认为:时俗葬丧之礼用乐及客人饮酒都不合古礼。这就是“守经”的表现。存有同治十年(1871)刊本。
四卷。清苏惇元撰。苏惇元生卒年及生平未详,安徽桐城县人。“四礼”指冠、婚、丧、祭,“从宜”即顺从今俗、因时制宜。作者做法是:乡俗不违古礼的地方就采用,乡俗违背古礼处就予以辨正,且所定仪节力求简单易行,如自序所说“不至废礼,不求变俗。”书分四卷:卷一冠礼、卷二婚礼、卷三丧礼、卷四祭礼。每一卷末都附有总论。此书虽名“从宜”,但实质上注重“守经”,如《丧礼总论》认为:时俗葬丧之礼用乐及客人饮酒都不合古礼。这就是“守经”的表现。存有同治十年(1871)刊本。
十八卷,附表四卷。清祁韵士撰。祁韵士(1751-1815年),字鹤皋,山西寿阳人,清代著名学者。乾隆四十三年(1728年)进士,授编修,充国史馆纂修官,累官户部郎中。坐事戍伊犁。不久赦还。撰有《外藩蒙
① 三十八卷。清张甄陶撰。甄陶字希周,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人。是书首有蒋士铨、郑大进序,又有甄陶自序及凡例。是书遵守朱子集注,专以阐发注中所涵之奥,与注外未尽之词。因朱注明白易晓处,尽人皆知,故不重
一卷。清释澈编。澈生平事迹及《丈雪语录》均详见《丈雪醉禅师语录》辞条。
二卷。明陈第(1541-1617)撰。陈第字季立,号一斋。福建连江人,万历时诸生。投俞大猷麾下,官至蓟镇游击。富于藏书,多著述,尤精音韵之学。该书上卷对奇偶之数,皆以黑白为阴阳,两仪、四象、八卦,皆规
各二卷。清张璐(详见《张氏医通》)撰。张氏博览《伤寒论》诸家注本,认为喻昌《尚论篇》、方有执《伤寒论条辨》等书颇得要领,遂以二书注释为主,参以己见,取张机《伤寒论》重分其例,撰成《伤寒缵论》二卷。又以
一卷。清邵泰衢(生卒年不详)撰。泰衢字鹤亭,浙江钱塘人。雍正初任钦天监左监副。精研礼学,兼明算术。著有《史记疑问》等。是书因《礼记》出自汉儒,而《檀弓》一篇却多有附会之处,故摘其可疑者,逐条论证辨析。
五卷。明成象珽等纂录。此集为明大名成氏之家集。凡五卷包括《适和堂初集》,成宰撰;《适和堂继集》,宰子之莲撰;《东壁园诗集》,莲仲子仲龙撰;《鹪鹩园集》,莲季子少龙撰;《永言集》,仲龙之子象珽撰。成宰、
十六卷。清徐嘉(1833-1913)撰。徐嘉字宾华,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同治举人,官昆山教谕。徐嘉幼时学诗,其学前辈潘德舆论诗之说,有人评论其诗:“作品本于天性。其中年以后之作,多沉雄悲壮,有似元好
三卷。宋刘温舒(生卒年不详)撰。刘温舒事迹仅据此书序中可知曾任朝散郎太医学司业。此书简称《运气论奥》,分上、中、下三卷,共有论三十一篇(末篇《五行胜复论》未注次序),图二十九幅。书中对《内经》运气学说
四十五卷,清吴经世修,吴闻世、廖家驿纂。吴经世,钱塘(今杭州)人,曾任德阳县知县。吴闻世,钱塘(今杭州)人,经世兄。廖家驿,邑人,解元。兹编为续乾隆阚志而作。《德阳县续志》嘉庆二十年(1815)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