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百家诗选

唐百家诗选

二十卷。旧本题宋王安石(1021-1086)编。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庆历进士。初知鄞县,借官谷给农民,试图减轻高利贷剥削,有成效。仁宗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被任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他积极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由于保守派固执反对,新政推行迭遭阻碍。熙宁七年(1074)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荆公。卒谥文。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著有《字说》、《钟山日录》等,多已散失,现存的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礼新义》残卷,又《老子注》若干条保存于《道藏·彭耜集注》中。此书去取,绝不可解。自宋以来,疑之者不一,曲为解者亦不一。然大抵指为王安石。惟晁公武《读书志》云:《唐百家诗选》二十卷,皇朝宋敏求次道编。次道为三司判官,尝取其家藏唐人一百八家诗,选择其佳者凡一千二百四十六首,为一编。王介甫观之,因再有所去取。且题曰:欲观唐诗者,观此足矣。世遂以为介甫所纂。其说与诸家特异。案《读书志》作于南宋之初,去安石未远。又晁氏自元祐以来,旧家文献,绪论相承,其言当必有自。邵博《闻见后录》引晁公武之言,谓王荆公与宋次道同为群牧司判官。次道家多唐人诗集,荆公尽即其本,择善者签帖其上,令吏钞之。吏厌书字多,辄移所取长诗签置所不取小诗上。荆公性忽略,不复更视。今世所谓《唐百家诗选》曰荆公定,乃群牧司吏人所定。其说与公武又异。然说之果有,是说,不应公武反不知。考周辉《清波杂志》,亦有是说,与博所记相合。周辉之曾祖与王安石为中表,故周辉持论多左袒王安石。当由王安石之党以此书不惬于公论,造为是说以解之,托其言于说之,博不考而载之。此本为宋乾道中倪仲传所刊。前有仲传序。其书世久不传。清康熙中,河南商丘宋荦始购得残本八卷刻之。既又得其全本,续刻以行,而二十卷之数复完。当时有疑其伪者。阎若璩历引高棅《唐诗品汇》所称以元宗早渡蒲关诗为开卷第一,陈振孙《书录解题》所称非惟不及李、杜、韩三家,即王维、韦应物、元、白、刘、柳、孟郊、张籍皆不及,以证其真。又残本佚去王安石原序,阎若璩以《临川集》所截补之,其文俱载阎若璩《潜邱札记》中。惟今本所录共一千二百六十二首,较晁氏所记多十六首。阎若璩未及置论,或传写读书志者误以六十二为四十六。至王昌龄《出塞诗》,诸本皆作“若使龙城飞将在”,惟此本作“庐城飞将在”,阎若璩引唐平州治卢龙县以证之。然唐三百年,更无一人称卢龙为卢城者,何独昌龄杜撰地名?此恐过尊宋本之失。有康熙四十二年(1703)宋荦、丘迩求刻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刘氏家塾四书解

    不分卷。清刘豫师撰。书首有自序及凡例,又有其门人温怀璋、袁文焕二序。自序称“读李二曲《四书反身录》,喜其反身二字,切中时病,而所讲书理,又悉以人生日用寻常之事为言,爰仿其意,与子弟门人辈讲学,就人眼前

  • 仪礼识误

    三卷。宋张淳撰。张淳生卒年不详,字忠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乾淳间大儒,与薛士龙、郑景望齐名,五试礼部而不中,被人荐之于朝,为人严谨深博,颇有才智。除《仪礼识误》外,还有《古礼》,已佚。乾道八年(1

  • 平治荟萃

    见《金匮钩玄》。

  • 郑寒村年谱

    一卷。清郑勋辑。郑勋字简香,系谱主玄孙。谱主郑梁(1638-1713),字禹抚,号寒村,浙江慈溪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刑部郎中、广东高州知府等官。康熙三十七年(16

  • 字诂

    一卷。清黄生撰。黄生生平见“义府”。是书取曹魏张揖《字诂》以名其书。所辑多单音词,黄氏根据六书理论,分析字形,审定音读,判断通假,追溯源流,引据淹博,间用方俗口语。《四库提要》赞是书云:“于六书多所发

  • 湘芗漫录

    四卷,后附《易经集说》一卷。清查彬著。彬字伯野,安徽泾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在皖、豫间做官三十年。此书主要是阐发《易》《诗》《书》及《三礼》的义理,而对《易》用力最勤。用六十四卦参证经史,不章解句释,

  • 切字释疑

    一卷。清方中履撰。方中履字素伯,安徽桐城(今安徽桐城县)人。以智之子,中通之弟。幼从父游于方外,晚年筑“稻花斋”于湖上,专心著述,所著《古今释疑》十八卷,入《四库全书提要·子部杂家存目》。案《古今释疑

  • 尚书埤传

    十七卷。清朱鹤龄(1606-1683)撰。鹤龄字长孺,号愚庵,江苏吴江人。清代经学家。明末诸生,明亡弃去。与顾炎武友善,长于笺疏之学。所著除《尚书埤传》之外,尚有《毛诗通义》、《禹贡长笺》、《读左日抄

  • 西番事迹

    一卷。明王琼撰。此书记其总督三边时,出兵征讨吐鲁番,平定各部叛乱事。书中历考汉“先零”,宋“岷洮”诸羌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书中肯定王安石遣王韶西征一事,认为是强宋室的措施,而斥史臣以王安石为开边生事之非

  • 麟书

    一卷。北宋末南宋初汪若海(1101-1161)撰。汪若海字东叟,一说号东叟,歙州(今安徽歙县)人。靖康元年(1126)为太学生,金人攻扰,应诏上书,擢高等。二帝北迁、高宗即位,迁江南经制使,监登闻检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