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象辞

周易象辞

不分卷。附《寻门余论》、《图书辨惑》一卷。清黄宗炎(1616-1686)撰。黄宗炎,浙江余姚人,字晦木。宗炎说《易》力辟陈抟之学。故其解释爻象,皆以易理为主。如释坤彖曰:“乾既大矣,坤能配乎乾而与之齐,是乾之大,坤亦至焉,故曰至哉。盖乾以无施而坤受之。即为坤之元,非别有元也。”其义为前人所未发,而于承天时运行之旨,无成有终之道,均分明融洽。其他如解豫六二爻辞:“介于石”,谓处地之中,得土之坚,取象极为精确。解剥卦六五爻辞:“贯鱼”,引《仪礼》:鱼每鼎用十五头,昏礼用十四头,其数多,必须贯。亦颇有根据,不作牵强附会之解。解释卦初六爻辞“无咎”说:“难之初解,人人喜补过之有地,此非人力,乃天时也,故直云无咎。”更得文外之意。其他诠释大都与此相同。均可以自成一说。至于“归妹以须”,须为女之贱者,旧解本无可变更,但黄宗炎说必须附颐而动,则认为是须发之须,未免伤于好奇。又如,对易的字义,多引篆文解释,亦不免王安石《新义》务用《字说》之弊。后附录《寻门余论》二卷,《图书辨惑》一卷,宗旨大致相同。《寻门余论》兼排释家之说,难免曼衍于《易》外。其指责宋儒,词气亦偏激。然而他论四圣相传,认为不应当在文王、周公、孔子之外,再有伏羲之易为不传之秘。《周易》未遭秦火,不应当独禁其图,转而被道家藏匿二千年之久,至陈抟才开始出现,乃为真切之论。《图书辨惑》谓陈抟的图书是道家养生之术,与元代陈应润的说法相符合。又说周敦颐《太极图说》,图杂有仙真,说冒以易道,此亦与朱彝尊、毛奇龄所做的考证大致相同。至于说朱熹从而字析之,更是流入释家,不免有意深文,存有姚江朱、陆的门户之见。二书各有别本单行,然考《周易象辞》目录,实际上列此二书,称之为附录,而非另成一书。皆收入《四库全书》。《寻门余论》及《图书辨惑》,有沈懋德《昭代丛书》刊本。今余姚县黎洲文献馆藏稿本《周易象辞》不分卷,附《寻门余论》、《图书辨惑》一卷存二十二册,是《周易象辞》原未分卷。

猜你喜欢

  • 苇航漫游稿

    四卷。宋胡仲弓(生卒年不详)撰。胡仲弓字希圣,号苇航,山西清源人。约咸淳二年(1266)前后在世。其生平仅从本编诗中得知:进士登第,官会稽知县,不久罢归,浪迹以终,故以苇航漫游名其稿。其行事则不可考。

  • 安吉施氏遗著

    五种,七卷。清施文铨、施浴升撰。施文铨字寿民,咸丰年间举人;施浴升字旭臣,同治年间举人,施文铨之子。是书为二人去世后,其旅居京师之同乡人士戴翊清、朱廷燮编辑刊印。有施文铨两种:《静学庐遗文》一卷、《静

  • 郢垩集

    十二卷。明范守己(约1589年前后在世)撰。范守已,字介儒,洧川人。生平详见《御在子集》(辞目)。是集凡十二卷,但其编次则于宦游所至,各为一集。有《西稿》、《雪间稿》,《北行稿》、《吴中稿》。诗文词赋

  • 槎居谱

    一卷。明黄鹤撰。黄鹤,字修翎,宜兴(今江苏宜兴)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只知其嘉靖己未年间中进士,所居之宅名“槎居”。其著作名《槎居谱》。是书主要内容是记载其所居“槎居”中的宫室、器服构造的情况。其所

  • 各省水道考

    六卷。清汪日撰。汪日,字沧亭,江西乐平人,乾隆三十年进士。四十六秋讲学于羊城粤华书院,暇时则纂辑此书。乾隆四十八年(1783)刻印。共六卷。兹篇考订各地水道源流,共计十八省,依次为奉天、直隶、江南、江

  • 学史

    十三卷,明邵宝(1440-1523)撰。邵宝字国贤,别定泉斋、二泉,无锡人。成化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南京礼部尚书,著有《左觿学史》、《简端二余》、《定性书说》、《漕政举要》、《慧山记》、《客春堂集》等

  • 樗全集

    七卷。附录一卷。明王畿(约1612年前后在世,)撰。王畿字翼邑,号慕蓼,福建晋江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官至浙江布政使。与讲学之王畿同名,非一人。著有《樗全集》。此集为诗文别集,

  • 集注阴符经

    见《阴符经解》。

  • 古香斋袖珍板书

    十种,九百零三卷。清高宗敕辑。清乾隆十一年(1746),高宗弘历命刻袖珍板书十种,“古香斋”是弘历为皇子时读书之地,因以为名。所刻十种为:《资治通鉴纲目》二十卷、《渊鉴类函》四百五十卷、《御选古文渊鉴

  • 蒲州府志

    二十四卷,图一卷。清周景柱纂修。周景柱字西擎,浙江遂安人。乾隆七年(1729)举人,乾隆中由中书任太原同知,月余擢太原知府。周景柱性清刚,断案如神,庭无留狱。历知宁武、蒲州二府,在蒲兴建书院以及考院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