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函书约存

周易函书约存

十八卷,约注十八卷,别集十六卷。清胡煦(1655-1736)撰。胡煦字晓沧,号紫弦,河南光山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曾任《周易折中》分纂,又与修《卜筮精蕴》、《卜筮汇义》。此书原本一百八十卷。其中诠释经文者四十九卷。冠以《原图》八卷,用以解释伏羲之《易》。《原卦》三卷,用以解释文王之《易》。《原爻》三卷,用解周公之《易》。又取先儒论说,集为《原古》三十六卷,称为“首传”。共九十卷,作为《周易函书》正集。另有《函书约》三卷,《易学须知》三卷,《易解辨异》三卷,《篝灯约旨》十卷,共十九卷,作为别集。别集先已刊板。正集因为卷帙浩繁,难以刻写,便取诠释经文之四十九卷,约为十八卷,取名为《函书约注》。又取《首传》五十卷,约为十六卷,附以《续约旨》二卷,共十八卷,刊刻印行,取名为“续集”。均为胡煦手订。其“正集”原本,胡煦门人李学裕想为其校刊,携其稿去,恰学裕病卒,便散佚。其后“别集”“续集”板一并漫漶不清,其子季堂重新校订。因为正集没有刊行,续集之名也无所缘起,况且“续集”之《原图》、《原卦》、《原爻》、《原古》便是删节取自“正集”要语,非别有所增,不可把它视为续集,而别集内的函书约三卷,亦即“正集”之《原图》、《原卦》、《原爻》撮其大义,更不可附入别集,遂以“续集”编为十五卷,取函书约三卷弁首,共十八卷,名为“约存”。大概因为正集已散佚,其要义仅存于此。又以《续约旨》二卷,按《篝灯约旨》原目,分别附在各篇之内,合为《易学须知》三卷,《易解辨异》三卷,仍作为别集,其释经文十八卷,仍名为“约注”。共为五十二卷。此书说《易》大体斟酌于汉学与宋学之间,与朱熹《本义》颇有异同。收入《四库全书》,有乾隆癸巳胡氏刊本、康熙雍正间葆璞堂初刻本。

猜你喜欢

  • 珠泉草庐诗钞

    四卷。廖树蘅(生卒年未详)撰。廖树蘅,湖南宁乡人。清岁贡生。官宜章清泉等县教谕、内阁中书。树蘅以端正干济著称,久斡湖南矿物,为当事所倚重,而亦能诗。陈三立称其诗芳鲜澄澈。王闿运亦称其诗裔皇中宫音,决非

  • 史记蠡测

    一卷。清林伯桐撰。林伯桐。番禹(今广乐番禹)人,字桐君。号月亭。嘉庆时中举人,并授德庆州学正。卒于官。卒年七十岁。治经学宗汉儒。践履则服膺朱熹。著有《毛诗通考》、《毛诗识小》、《古谚笺》、《冠昏丧祭仪

  • 金陵丛刻

    十五种,三十九卷。清傅春官编。傅春官,江苏江宁人。生卒年不详。清代,各名都大邑,有刊刻乡贤著作的风气,以江、浙一带尤盛。此丛书收江宁、上沅两县清代学者著作,以有裨实用、不尚空谈为依据,多为解经补史之作

  • 春秋图说便考

    二卷。清吴凤来撰。详见《春秋集义》条。

  • 寒支集

    十四卷。明李世熊(1602-1686)撰。世熊,字元仲,号愧庵,又号寒支道人,福建宁化人,明末遗民。天启元年(1621年)进士,隆武时授翰林博士不就。入清后,屡征不出。曾著有《钱神志》、《史感》、《物

  • 青草堂记

    五十一卷。清赵国华(1838-1894)撰。赵国华,字青衫,河北丰润人。自幼熟读经书。二十岁永平府华试取经古第一名、岁试生员一等第一名。同治进士。历官莘县知县、代理德州知州、乐安县知县、济南府粮捕水利

  • 礼记训义择言

    八卷。清江永撰。作者生平详见“仪礼释宫增注”一条。是书自《檀弓》至《杂记》,于注家异同之说,择其一是,为之折衷,与陈澔之注颇有不同,然其持论多为精核。如《檀弓》“殷练而祔,周卒哭而”,江永引《左传》、

  • 四书读

    十卷。明陈际泰撰。陈际泰详《易经说意》条。该书诠解四书大意,议论风发,颇似论体,而不似解经之书。《四库提要》称“其议论骏发,视章世纯《留书》过之,而不及世纯《留书》时有精义”。世纯即章世纯,有《四书留

  • 鬲津草堂诗集

    不分卷。清田霡(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田霡,字子益,号乐园,又号香城居士,山东德州人,生卒年不详。田雯之弟。其兄弟皆有诗名。康熙二十五年(1686)拔贡生,授堂邑县教谕,因病未赴任。《鬲津草堂诗集

  • 罪惟录

    一〇二卷。明末清初史学家查继佐(1601-1676)撰。查继佐,字伊璜,一字敬修,号兴斋,人称东山先生或朴园先生,浙江海宁人。终身以明朝遗民自居,坚持反清立场。他从明崇祯十七年(1644)起,开始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