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十三经音义故例

十三经音义故例

一卷。清孙葆璜撰。葆璜字仰屾,原名衍庆,字柳君,浙江归安(今吴兴)人。此书总例二十二条,凡例二十五条。“故”是“诂”的意思,由今言而通古义,所以称“十三经音义故”。总例大致分为“字体”和“音义”。字体主《说文》,经有而《说文》无的字,从《字林》、《玉篇》、《广韵》、《集韵》中辑补。注疏用阮元十三经,校勘记辅以严可均《唐石经校文》。如《周易》之子夏、京房、荀爽、郑玄、虞翻诸传本,《尚书》的《尚书大传》、《逸周书》,《诗经》的齐、鲁、韩三家诗逸篇,《礼记》的大戴记,《周礼》的故书,《仪礼》的古今文异字,三传外的《国语》,汉魏唐宋石经的不同今本,以及《说文》、《字林》、《玉篇》之引经异字等等,皆刊登之。音义主陆德明《释文》用卢文弨考证本,参考影抄宋本,通志堂本,只注意经文而舍弃注文。对于《释文》也并不遍引,只是陆氏所谓本或作某字,既合于《说文》,又为监本所不载的,则必表而出之。群经中又以《尔雅》为主,用邵晋涵正义本,兼选取《小尔雅》、《广雅》、《方言》。王经原疏除《周礼》、《礼记》、《诗经》外,《仪礼》用张尔岐的《郑注句读》,《周易》宗李鼎祚《集解》,《尚书》引江声《集注音疏》、孙星衍《今古文注疏》,对于二十九篇之外的不予重视,二十九篇之外的为群经所无的字,则一例刊登之。《书序》及百篇逸经中附见于《书序》的,也一并涉及。其《凡例》分目是:正、体、阙、逸、刊、补、通、别、存、释、形、重、省、包、特、详、略、析、合、连、互、附、仍、约、繁。每条下系以说解。按此书作于嘉庆间,其时金日追的《仪礼正伪》,胡培翚的《仪礼正义》尚未出,确实比张尔岐《仪礼郑注句读》为优。只是凡例所举,微嫌于繁。有道光二十六年己学斋刊本。

猜你喜欢

  • 师伏堂笔记

    三卷。清皮锡瑞(1850-1908)撰。皮锡瑞生平事迹详见《易经通论》。皮锡瑞为学博贯经史,遍读经、史、子、集诸部之书,每有考订心得,随笔记述,以成此书,因慕西汉今文学大师伏生,署所居曰“师伏堂”,据

  • 海州直隶州志

    三十二卷,首一卷。清唐仲冕修,汪梅鼎等纂。唐仲冕,字六枳,一字陶山,湖南善化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进士,嘉庆七年任海州知州,十一年移知通州,官至陕西布政使,三权巡抚事。汪梅鼎,嘉庆九年进士,候选

  • 甘棠小志

    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董醇纂。董醇(1807-1892),初名椿,字寿卿,科试时改名醇,后避同治讳,又更名恂,字忱甫,号酝卿,清甘泉县人。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历任户部主事、湖南储运道、直隶清

  • 保台实绩录

    一卷。作者不详。记载清台州兵巡道杨应魁事迹。杨应魁字斗垣,射洪(今属江苏)人。康熙时以兵部郎出巡台州。耿精忠反乱,他与贝子富喇塔共同防守,拊循兵民,条划守御,颇著惠绩。本书即记其此段事迹,从“固根本”

  • 针经

    见《灵枢经》。

  • 二刻礼部增补订正四书合注篇主意

    是书为前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范谦、前礼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刘楚元、前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余继登同纂。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冯琦证正,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李廷机删补,《合注》原为范谦、刘楚元、余继登所辑刻。

  • 侍讲日记

    见《吕氏杂记》

  • 郁离子

    二卷。明刘基(1311-1375)撰。刘基,字伯温,青田(今属浙江省)人。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不久便弃官归乡隐居。后出任江浙行省都事,因反对“招抚”方国珍而被革职。于是刘基回

  • 广快书

    五十卷。明何伟然(详见《快书》条)编、吴从先(生平事迹不详)订。何伟然曾与闵景贤同编《快书》五十种,后又订五十种广之,故曰《广快书》。所采皆取明人说部文献,每一书为一卷,如《槎庵燕语》一卷,明来斯行撰

  • 春秋后传

    十二卷。陈傅良(1137-1203)撰。陈傅良字君举,号止斋,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宋代著名文学家、经学家。陈傅良少为文自成一家,后师事永嘉学派郑伯熊、薛季宣,为永嘉学派中坚,传永嘉之学。与张栻、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