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六乐说

六乐说

无卷数。明刘绩(见《三礼图说》)撰。该书前有自序,说蔡元定之《律吕新书》错误很多,因为他以古义考求已失传的乐器,以古器推求未言于乐义,所以作此书。然而是书执论偏激,多有疏漏。如书中讲七音在汉以前只谓之和缪,不能立名。又说大地自然之声,每律都有极清声、清多浊少声。五音未尽,所以又生变徵极清、变商清多浊少以为补充,而不采用先儒变宫之说。变宫之说,汉以前本没有,变商之说,《淮南子》以前也没有,这是刘绩杜撰出来的。他还说凡是能调为他字的字是阴声,不能调为他字的则为阳声。事实上字分阴阳始于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以声的高下定论,并非说其能否调为他声。刘绩所言,对于音韵多有不通之处。至于钟磬等制,则多依据《博古图》以变乱古人旧说,错误尤甚。是书于《四库全书》存目。

猜你喜欢

  • 续登州府志

    十二卷。清永泰纂修。永泰字石安,满洲人,乾隆七年(1742)任登州知府。考《登州府志》,创修于顺治十七年施闰章,虽规模大备,然历年久远,残缺颇多。永泰莅任后,即征询耆硕,详稽典籍,汇辑成编。《续登州府

  • 圣证论补评

    二卷。清皮锡瑞(见《六艺论疏证》)撰。据《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载,王肃撰《圣证论》的目的在于“以讥短(郑)玄。”《隋志》著录《圣证论》十二卷,《两唐志》著录十一卷。此书唐以后亡佚,清人王谟、马国翰有

  • 周易王氏注

    一卷。辑佚书,隋唐间王凯冲撰,清马国翰辑。王凯冲,生平事迹不详。《隋书·经籍志》不著录其书,《唐书·艺文志》载有王凯冲注《易》十卷,推知其或为隋唐间人。该书早佚,李鼎祚《周易集解》所引凡4条,马国翰据

  • 南宋院画录

    八卷。清厉鹗(生平详见《辽史拾遗》)撰。此南宋院画系指南宋御前画院之画。按南宋自从与金和议之后,于临安湖山歌舞,务在粉饰太平,于是乃仿宣和之故事,置御前画院,以侍候品玩。其所作之画亦即简称“院画”。当

  • 归朴龛丛稿

    十二卷。清彭蕴章(1792-1862)撰。彭蕴章,字咏义,一字琮达,江苏长洲(今苏州)人。道光十五年进士。历任工部侍郎等职。咸丰元年(1851),任军机大臣上行走。四年,升工部尚书。曾协同军机大臣祁隽

  • 谈纂

    二卷。明都穆(约1514年前后在世)撰。都穆,字元敬,吴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官至礼部主客司郎中。穆好学不倦,著述颇丰,有《谈纂》二卷、《壬午功臣爵赏录》、《听雨纪谈》一卷等多部。《谈纂》一书杂记元明以

  • 离骚节解

    一卷。卷首附《离骚正音》。《离骚本韵》。《离骚节指》。清张德纯(生卒年不详)撰。张德纯,字能一,号松南,长沙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官常山知县。著有《离骚节解》、《孔门易绪》。卷首为作者《自

  • 默庵集

    五卷。元安熙(1269-1311)撰。安熙字敬仲,号默庵。真定藁城(今属河北)人。少慕刘因,欲从之游,时逢因卒,不果。但所学皆以刘因为宗。苏天爵辑其诗文,虞集序。原书十卷,内集五卷,外集五卷现已佚。《

  • 道德真经衍义手抄

    二十卷。宋末元初王守正(生卒年不详)撰。王守正,五峰(今四川泸县)人,号清安逸士。撰有《道德真经衍义手抄》,原题“五峰清安逸士王守正集”。此书卷首序和前两卷(共八章)已经散失。其书首为经文分八十一章,

  • 续论语骈枝

    一卷。清俞樾(详见《论语郑义》)撰。是编虽名《续论语骈枝》,其实远胜刘氏之书。篇中如“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谓此章之旨,本自明白,但学者不得其读,当以“加我数年”为一句,“五十”为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