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元城语录

元城语录

三卷,附行录一卷。北宋马永卿(生卒年不详)编。马永卿字大年,扬州(今属江苏)人,曾流寓铅山。据《广信府志》载,知其曾登大观三年(1109)进士。据所作《嫩真子》,知其曾官江都丞、淅川令、夏县令,又称曾官关中,但不知何官。刘安世,字器之,学者称元城先生。宋徽宗初年,刘安世与苏轼同北归,大观(1107-1110)中寄居永城,马永鲫方为主簿,听说刘安世学问博洽,上门求教,拜师为徒。受学一年有余,受益非浅。因追录先生之言,编成此书。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分条记事,共分乡里、献书、治书、学问、新法、释氏、东坡、金陵、行己、淮南、进言、饮酒、西来、雅谑、变法、唐史、恭俭、任相、薰笼、读书、谏兵、霍光、神武、三代、人材、春秋、西汉、佛书、贤主、公孙弘、遗令、名相、居洛、取国、卜世、求教、诈伪、论诗、人品、酷吏、用兵、围棋、官制、夏至、左氏、殿试、请老、作史、六经、事君、玉堂、高帝、褒贬、论易、子弟、北归、历法、甘露、魏征、宰相、老人、谈易等六十二条。卷首有绍兴丙子(1156)八月,范阳张九成序,谓“先生(刘安世)所学所论,皆自不妄语中来,其论时事、论经史、皆考订是非,别白长短,不诡随,不雷同,不欺于心而终之以慎重。此皆不妄语之功也。”刘安世之学出于司马光,书中多有司马光之遗说,但司马光有疑孟,刘安世则笃信之,确实不盲目诡随。此书虽名语录,但颇及考证,间涉佛道学说,于治经史、育后人、研风俗、述文化等,多可参证。书中亦有偶失之处,如艺祖(宋太祖)制薰笼一事,周必大《玉堂杂记》谓其以元丰后之官制加之艺祖之时,失于附会。安世非为妄语附会之人,当为记忆偶失。李心传《道命录》又论其记程子谏折柳事为虚,谓程子除说书在三月,四月二日方再具辞免,四月上旬非发生之时。《四库全书总目》驳斥说“四月上旬与三月相去几何?执此以断必无方春万物发生不可戕折之语,则强辩非正理矣。又谓朱熹作《名臣言行录》,于王安石、吕惠卿等皆有所节取,独不录安世之言行。是因为安世曾上疏论程颐,又与苏东坡交好,语录中又微及程颐谏折枝事,又好谈禅学等,朱子左袒程颐,故而不是,以为门户之见。今考朱熹《名臣言行录》前后集凡引《元城语录》数条,非为一字不取。可证其书颇有价值。《元城语录》刊行后,颇具影响,明人崔铣以《宋史·艺文志》有刘安世《言行录》二卷,早佚,乃精心搜寻,拾遗补缺,辑成《行录》一卷,附于《元城语录》之后,与之并行于世。清人王崇庆参考诸书,为之注释,名之曰《元城语录解》、《行录解》,“其言之纯者,则益发挥以振开后学之志;少有未醇,亦为之辩难,使学者不昧所从。”(《元城语录解》序)。解中多所发明,间有辩证,亦能伸己见,颇为可取。清人王仁俊又搜集散失,辑有《元城语录佚文》一卷,可资参证。今传本不一,有《四库全书》、《托跋廛丛刻》、《小万卷楼》等丛书本,《惜阴轩丛书》、《畿辅丛书》、《丛书集成初编》本附有《元城语录解》、《行录解》、《经籍佚文》收有王仁俊辑《元城语录佚文》一卷。

猜你喜欢

  • 月令通考

    十六卷。卢翰撰。卢翰字子羽,颍州(今安徽阜阳)人,明嘉靖甲午(1534年)举人,官衮州府推官,著有《易经中说》四十四卷、《签易》(又名《中庵签易》)一卷。该书有自序,称其因见家塾有《事亲》一书,因广而

  • 六书说

    ①一卷。清江声(1721-1799)撰。江声字鳣涛,改字叔沄,号艮庭,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师事惠栋,宗汉儒经说,精小学,善考据,主要著作有《尚书集注音疏》、《六书说》、《释名疏证》、《论语俟质》、《

  • 新修仁寿县志

    八卷,清马百龄修,魏崧纂。马百龄,陕西咸宁人,曾任仁寿县知县。魏崧,湖南新化人,进士。仁寿县修志之事,始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县令姚令仪,然事未成而姚令离调。又十余年后,县令李太初重议纂修事,于嘉

  • 崇谟阁汉文旧档

    六册。清佚名撰。崇谟阁藏有汉文旧档六册,包括各项稿簿一册,朝鲜国来书薄三册,奏疏稿一册,内重复一册。各项稿簿,乃搜集抄录自太宗天聪二年(1628)九月起至天聪五年(1631)十二月来往文书。其中未被实

  • 孟东野集

    十卷。唐孟郊(751-814)撰。孟郊,字东野,唐代诗人。湖州武康(浙江德清)人。早年隐居嵩山,曾两次应进士举,均落第。贞元十二年(796)四十六岁时才登进士第。后授为溧阳县尉,在任时终日吟诗,吏事多

  • 古文集成前集

    七十八卷。旧本题庐陵王霆震、亨福编。王霆震、亨福的生卒与履迹均不详。亦不著时代。观其标识名字,魏征作魏证,而宋人奏议于朝廷国家诸字皆空一格,盖南宋书肆本。卷端题新刊诸儒评点字。凡吕祖谦之《古文关键》,

  • 列仙传校正

    二卷。赞 一卷。清王照圆(生卒年不详)撰。王照圆,字瑞玉,一字婉佺,福山(今属山东烟台)人,栖霞(今烟台)郝懿之妻。王照圆博涉经史,聪慧过人,与丈夫郝懿互为师友,当时著书家有高邮王父子与栖霞郝夫妇之称

  • 说文问疏证

    一卷。清姚凯元(生卒年不详)撰。凯元字子湘,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姚文田之孙。《说文问》附刻于《说文校议》之后,是严可均与姚文田同撰《说文校议》时撮录疑惑难解之字而成编,凡四十六条。凯元便仿薛传均为钱

  • 五经通义

    一卷。题缺名。据《隋志》载《五经通义》八卷,无撰人名氏。《唐志》有《五经通义》九卷,题刘向撰。后汉曹褒又有《通义》十二篇。尚未能确考。此本共十七条,文多不全,大概是由辑集而成,只是不注明出处,见于群书

  • 柘坡居士集

    十二卷。清万光泰(1712-1750)撰。万光泰字循初,一字柘坡,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年三十九岁。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乾隆庚午(1750)举人。万光泰博学工诗文,善画山水,尤精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