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伤寒论本义金匮要略本义

伤寒论本义金匮要略本义

伤寒论本义》二十卷、《金匮要略本义》二十二卷。清魏荔彤(生卒年不详)撰。魏荔彤字念廷,柏乡(今属河北)人。曾任观察使,精通天文、医术等,尤对张仲景之学颇有研究。撰有《内经注》等书。《伤寒论本义》撰于雍正二年(1724)。卷首附方有执《阴阳表里图》、闵芝庆《传经论》,并有评价。正文包括总论、对六经病、差后劳复、霍乱等篇,并且各有总论提要钩玄。在编次方面,将合病、并病、坏病、痰病、过经不解等内容,置于三阳经病和三阴经病之间。又有魏氏自撰跋语,分析六经病纲及治法举例。此书卷首列序例、辨脉、平脉,次篇为太阳三卷、阳明三卷、少阳一卷、合病等一卷、分论三卷、痰病三卷、过经不解一卷、太阴一卷、少阴一卷、厥阴一卷、差后劳复阴阳易一卷、霍乱一卷、辨发汗吐下不可一卷。书中对方有执、喻昌、程应旄等诸说采收颇多,诠释较详,纲目清晰,随文阐释,取义谨严。有雍正二年(1724)学耕堂重修本。《金匮要略本义》为魏氏吸收前人注释《金匮》之长,于康熙六十年(1721)编撰而成。依原次共有二十二篇,各为一卷。内容包括“脏腑经络先后”、“五脏风寒积聚”、“妇人病”等。魏氏以经释论,其注释辨析不拘泥于前人所言,多有独到之见。如对“痰饮咳嗽篇”的痰饮病因和治疗注释曰:“盖痰饮之邪,因虚而成,而痰亦实物,必少有开导,总不出温药和之四字,其法尽矣。”对病症的病机和治法,分析较为畅明。《伤寒论本义》有雍正二年(1724)学耕堂重修本等,《金匮要略本义》有1925年湔江白氏丽瞩楼铅印本。

猜你喜欢

  • 士仪

    二十一卷。附别集四卷。朝鲜许传撰。许传字伊老,号性斋,阳川人,生卒年未详。此书专门考证士礼。其书篇目有:《亲亲篇》讲宗法伦常、《成人篇》讲冠礼、《正始篇》讲婚礼、《易戚篇》讲丧礼、《如在篇》讲祭礼、《

  • 绣余吟稿

    一卷。清孙瑞贞(生卒年不详)撰。孙瑞贞,字庆姑,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毕亮之妻,清代文学家。此书有同治二年(1862)双庆堂刊本,由其子毕嘉祯所编辑。书前有《孙孺人小传》,彭澹芳哀词,《贞烈记》,施宜

  • 诸史琐言

    十六卷。清沈家本撰。沈家本(1840-1913),字子惇,号寄簃。浙江吴兴人,清光绪癸未进士,曾任知府,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起,历任刑部右侍郎,修订法律大臣并兼大理院正卿,法部右侍郎等职。宣统二

  • 同人集

    十二卷。明清之际冒襄(1611-1693)编。冒襄,字辟疆,号巢民,又号朴巢,如皋(属今江苏)人。冒襄幼有俊才,性至孝。其父冒起宗官吏部郎,被诬下狱,冒襄泣血上书,冤复平。冒襄是清初名士,交游广泛,所

  • 十国春秋

    一百一十四卷。清朝吴任臣撰。吴任臣(?-1689),字志伊,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精通天文、乐律。康熙己未(1679年)召试博学鸿词科试,列二等,授翰林院检讨。曾参与纂修《明史》,撰《官历志》一篇。

  • ■阁集

    一卷。旧本题宋辛弃疾(1140-1207)编。辛弃疾初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齐州历城(山今济南)人。本编集六朝及唐人诗句为五、七言近体,平声上、下三十韵,韵为一首。前有辛弃疾自序。其实唐韵

  • 礼经通论

    一卷。清邵懿辰撰。邵生卒年未详,字位西,仁和人。邵懿辰“性峭直,能文章”。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慕方苞、李光地之学,曾与曾国藩等游处,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攻克杭州,邵氏因偕同清巡抚王有龄

  • 修筑宝山海塘全案

    十卷。不著撰人名氏。考其章奏诸人名,乃陶澍、林则徐、陈銮等。以此可知修筑海塘之事,在道光之时。《修筑宝山海塘全案》清刻本。共十卷。首冠宝山海塘全图一幅,又列总目共分七类:谕旨章奏、文移详真、堤工木料、

  • 平滩纪略

    六卷。清李凌汉编。李凌汉,又名李本忠,湖北汉阳人。其祖贸易川江,溺毙而尸未获。父覆舟遇救,母闻耗仰药。凌汉抱先人之隐痛,悲行旅之多艰,矢愿他日有力,必凿尽诸滩而已。其后商业发达,遂偿夙志。于嘉庆十年(

  • 匡谬正俗

    八卷。唐颜师古撰。颜师古(581-645)名籀,字师古,一作思古,以字行;一说字籀。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县)。颜之推孙。隋仁寿中荐授安养尉,不久弃归长安,以教授为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