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休宁县志

休宁县志

①八卷,明李乔岱纂修。李乔岱,字宗父,又字东山,陕西洋县人,进士,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来任知县。乔岱知休宁县事五载,创议重修,延都谏邵庶总其事,设局于青云馆,志成凡八卷,曰舆地志、建置志、食货志、官师志、选举志、人物志、艺文志、通考志,又于各志之下,别分子目,凡五十有九,而以舆图列之编首。此志斟酌损益,义例略备。其沿革、户口、官师、选举、杂税,皆年经事纬,作表以省简牍,秩然有序,体例至善。其志山川则详其脉络,纪风俗则征引详博,于明季地志,亦不多见。有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刻本。②八卷,首一卷。清廖腾煃修,汪晋征纂。廖腾煃,字占五,号莲山,清将乐人,乡魁会副,康熙二十八年(1689),由中书改授休宁县知县。会部敕各省修其志乘,廖腾煃奉檄,乃创议重修,肇始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冬季,经四个月而志成。分方舆、建置、食货、官师、选举、人物、艺文、通考八门,而以图说列之卷首,又于各门之下,别分子目,凡五十有七类。此志纂辑规模,悉准万历李乔岱志,而取顺治、康熙间三志之残编断简,折衷损益而成,虽成书仓卒,疏陋不免,然其补旧志之阙。山川、道里,旧志缺遗者多,此则皆条分缕晰,多所增益。旧志于各类前用四句缘起,后复有总论,殊觉其重复,此则但用小序,明其大概,亦较旧志为有体。有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刻本。

猜你喜欢

  • 伤寒类方

    一卷。清徐大椿(详见《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撰。本书成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虽仅一卷,却是徐氏历时七年,五易其稿而成。徐氏认为张仲景《伤寒论》,并非是依经立方之书,而是为救误而作。“方之治病有定,

  • 易小帖

    五卷。清毛奇龄说《易》之语,由其门人编次成书。毛奇龄所著的经解,只有《仲氏易》和《春秋传》两种是他亲自编写,其余均出自他的门人之手,因此其中加入了门人之语。此小帖共有143条,全讲《易》之杂说,与《仲

  • 高苑县续志

    十卷。清古今誉修,刘大量纂。古今誉字蜚声,宛平(今北京丰台区)人,岁贡出身,康熙四十三年(1740)任高苑县知县。刘大量,长白人,邑教谕。康熙五十五年(1716),古今誉乃集邑中绅士耆旧,采访遗闻,增

  • 潜颖诗

    十卷。何维棣(约1897前后在世)撰。何维棣字棠孙,湖南道州(今湖南道县)人,生卒年未详。光绪八年(1882)举人。官四川侯补道。维棣为绍基之孙。维棣以能文鸣于时,其诗才思横溢,而维棣于经训、小学亦颇

  • 横州志

    十二卷,清谢钟龄等修,朱秀等纂。谢钟龄,福建建宁(今福建建瓯)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乾隆九年(1744)任横州知州。朱秀,字蕊春,与谢钟龄同乡。此志为乾隆知州谢钟龄纂修,取前人陆公志稿,朱秀主

  • 春秋左氏传答问

    一卷。刘师培(详见《春秋左氏传传注例略》)撰。民国元年(1912)刘师培游四川,主持成都国学院事,兼任国学学校讲习。学生向他请教有关《左传》的问题,他就随时加以解答,记录下来共二十七条,汇为此书。他大

  • 大乐元音

    七卷。清潘士权(生卒年不详)撰。士权号龙庵,黔阳(今属湖南)人,官任太常寺博士。该书成于乾隆乙丑(1745)年。前五卷依琴定乐,依据《管子》以下徵之数一百八、下羽之数九十六立旨。按弦审音,以首弦为下徵

  • 仪陇县志

    六卷,清曹绍樾、胡晋熙、伍生辉等修,胡辑瑞纂。曹绍樾,曾任仪陇县知县。胡晋熙,曾任仪陇县知县。伍生辉,曾任仪陇县知县。胡辑瑞,邑人,进士。《仪陇县志》同治十年(1871)刻本,共六卷,卷首为序、凡例、

  • 四书训义

    三十六卷。清王夫之(详见《四书考异》)撰。是书无序例。大旨以《集注》为宗,每章下先列朱注,次列训义,也有训义缺者,当以朱注义已备,不须训。所训不参异解,也不涉典故,其略涉典故者,唯“三家者以庸彻”章,

  • 易象正

    十六卷。明黄道周(约1585-1646)撰。道周字幼玄,一字螭若,号石斋,漳浦(今福建漳浦)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崇祯中官至少詹事,明亡后为唐王聿键礼部尚书,督师出婺源,兵败后被执,不屈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