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疑义

仪礼疑义

四十八卷。清吴廷华(1682-1755)撰。吴氏撰有《三礼疑义》,此书即第二部。书本五十卷,今缺三十八、三十九两卷。体例与《周礼疑义》同。书首有雍正乙卯(1735)自序。是书辨驳郑注贾疏,有得有失。其驳郑得者,如《士冠》下引特牲注以明书卦是卦者,非筮人,引《说文》及《释名》以明爵弁与冕异,与皮弁同,非冕之次。其驳郑而失者,如《士冠》下谓“素裳说不知何据”,其实《石渠论》戴德云:“朝服布上素下”,为郑说所本。其郑误而吴氏仍未得者,如《士昏》注谓“自以车送”固然偏失,吴氏谓“壻车,妇车并夫家所共”亦非其实,应该兼言迎车、送车。其驳贾疏而得者,如《士冠》下谓“旧俗非先王旧法,非夏殷”,《士昏》下谓宾者欲厚之,犹乡大夫以礼礼宾之意,非上下之辞”,颇得经义。其驳贾而不足服者,如《燕礼》疏“大乐正不当天子司乐”固然非是,然吴氏谓“诸侯无大司乐”之说亦无据。其贾误而吴氏仍误者,如《聘礼》下谓“讶传公命,即掌讶,非即上节之大夫士”,而经文又云“又见之以其挚,复见之以其挚“复”与“又”明是承上之辞,吴氏仍失之。其贾误而吴氏未得者,如《士虞》疏“朔月荐新有黍稷,向吉未有爨不合经义,而吴氏谓“祖奠既有黍稷,断无无饎爨之理”,其实朔奠木无黍稷”,黄氏《丧祭适故》辨析甚详。是书虽然误失不少,然胡培翚《仪礼正义》多有征引,可见是书颇有可观之处。有诒经堂《续经解》本。

猜你喜欢

  • 后汉书琐琐

    六卷。明郝敬撰。郝敬有《前汉书琐琐》已著录,书前有自序,此书当在《前汉书琐琐》之后成书的。《后汉书琐琐》与《前汉书琐琐》体例相同。只是采录的旧注及他自加的铨释,比《前汉书琐琐》少。况诠释中各有所长。如

  • 金石文

    七卷。明徐献忠(1469-1545)撰。徐献忠字伯臣,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嘉靖四年(1525)中举,再试不第。授奉化知县。本书辑录三代以来金石之文。分为商一卷,周一卷,秦一卷,汉四卷。但本书未能博征

  • 先秦韵读

    一卷。清江有诰撰。有诰生平见“音学十书”。有诰此书大例与《群经韵读》同,辑录韵字的古籍自《国语》以下二十四种,加之秦文共二十五种。其中《列子》、《家语》等乃魏晋人伪撰;《穆天子传》、《六韬》、《三略》

  • 诗古训补遗

    七卷。清黄朝桂撰。黄朝桂,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为新宁(今广东台山县境内)人。这本书是他所撰写的《诗》、《书》古训补遗中的一种。编首有光绪十九年(1893)黄氏自序,称阮文达公《诗书古训》,

  • 韵学通指

    一卷。清毛先舒撰。先舒生平见“声韵丛说”。是编与紫绍炳《古韵通》相近,皆引据古籍考辨古韵分合之作。所论有甚是者,如谓“风”字可以入侵韵,非东韵之字全可入侵;“舒”字可以入支韵,非鱼韵之字全可入支;又如

  • 道德论述要

    见司马光《道德真经传》。

  • 百子辨正

    二卷。清杨琪光撰。杨琪光生平事迹详见《经义寻中》。作者阅读崇文书局出版的《百子全书》时,以为书中多有弊端和歧异,兼有心得,随笔杂记,以成此书。作者于《百子全书》所收各书皆作论一篇,分别评述,颇似各书跋

  • 安图县志

    十卷。民国刘建封修,吴亚元纂。刘建封,宣统元年(1909)任安图县知县。安图县,位于吉林延边朝鲜自治州西南部,松花江上游。刘建封莅任后,亲自查看了安图县山川、道路、土物、风俗及社会情况。适奉宪令,编修

  • 蛰园丛书

    五种,七卷。清吴丙湘编。吴丙湘,仪征(今江苏仪征)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丛书无总题,仅有“蛰园校刻”四个字,一般称为《蛰园丛书》,收清代学者著作五种:孙兰《大地山河图说》一卷、《柳庭舆地隅说》三卷、汪

  • 经义悬解

    五卷。清徐寿基撰。寿基字桂珤,江苏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县)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六年(1880)进士,官山东某县知县。此书侧重考订经书中悬而未决的问题。作者用力虽勤,且有个别可取之处,但疏略不少。如《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