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九经集解

九经集解

一名介庵经说九卷。清雷学淇(生卒年不详)撰。学淇字瞻叔,号竹卿,又号介庵,顺天通州(今河北通县)人,经学家、考证学家。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授山西和顺县知县改贵州永从县知县,不久即以亲老告归。生平读书,好为讨论之学。每得一新解,必求融会贯通,务使与诸经内容、文字无抵牾。治经以传注一义为主,并参酌众书,以求正确无误;或众书指误而出于己见的,又必旁征曲引,考订众说之非。其治经宗旨是:传、笺、注、疏,取舍多殊,非敢訾议前贤,惟期于事理不合。除本书外,尚著有《竹书纪年考》、《纪年义证》、《夏小正经传考》、《夏小正本义》、《亦嚣嚣斋经义考》、《古今天象考》等。本书包括:一、《易经》,二、《书经》,三、《诗经》,四、《周礼》,五、《礼记》,六、《春秋》,七、《论语》,八、《孟子》,九、《尔雅》。其实还有《孝经》列在《尔雅》之前,因为只有三条,因此未曾计数入题。其“周易经传分合”,认为《唐书·艺文志》“易类”,有费直《章句》四卷,宋晁说之称费氏始以彖象文言杂入经文,古十二篇于是废弃,此说并误。按:《汉书》费直上、下经无《章句》,只以《大传》十篇说经,未曾杂入,《唐志》所载四卷,即长翁解释传文以训经部分,《七录》误以为是《章句》。至于说彖象入经,其实始自郑氏,不能以此诬费,此说颇对。《书经》商都殷亳考,认为商以前没有二亳,也没有二殷,所说的“殷”是安阳殷墟,所说的“亳”是商丘亳邑。汉以后对此议论纷纭,特加疏证。这一疏证,既核且详。《礼记》庙制,认为天子七庙,三昭三穆加上太祖之庙成七,这是周礼。商以前只有五世,起初并没有所谓七世之庙。所见确当。《孝经》古文多出“闺门”一章,学淇认为此章二十二字是否为真古文,绝无佐证,历代或去或存,都以己意作为从违,也不是有确凿证据。一定要说明皇删去,终于引发无礼无度之祸,未免牵强附会。但与其过而去之,不如过而存之。此处持论颇为明通。认为以《尧典》之历为书,象为器,始自南宋,晋、唐及北宋以前没有此说;以《帝典》之玑为仪,衡为管,始自《纬书》,周、秦及西汉之初没有此说。其他如论“祭法”、论“居民之制”、论“井牧之法”、论军赋军粮之制、论五岳、论章服以及考证孟子生卒年岁及先至梁后至齐,与齐宣王伐燕等条,都独有见地,论证详核。其论孔子未曾删诗,则朱彝尊《经义考》早已先期辨明。《易经赘说》,认为圣道之合于《易》,以颜、曾、思、孟四人之言参之自见,那么颜、曾、思、孟四人都进于《易》了。《论语》“问为邦”章,认为读此章可知圣人之道实是集前圣之大成,立万世之极轨,也只有颜渊得以知晓。这二则近乎高头讲章,失之迂腐。但这些只是小失,其大体颇精善。张之洞《书目答问·姓名略》,列学淇于汉宋兼采经学家。本书虽然还说不上博综众说,但确有心得。学淇的经学实在高出翁方纲之上。有道光三年自刻本,畿辅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总类收入《介庵经说》十卷补二卷。

猜你喜欢

  • 周礼札记

    一卷。清潘任撰。潘任为江苏常熟人,师从李慈铭(1830-1894),有《希郑堂丛书》,《周礼札记》为其中一种。此书自“深蒲”条至“束矢”条,共二十余条,虽篇幅不大,但精义颇多。如“深蒲”条,潘氏取《说

  • 冬夜笺记

    一卷。明末清初王崇简(生卒年不详)撰。崇简字敬哉,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入清补选庶吉士,官至礼部尚书。《冬夜笺记》系其随笔札记之文,大为编撰成书于康熙四年(1665)。所

  • 诠叙管子成书

    十五卷。明梅士享(生卒年不详)撰。梅士享,字伯献,宣城(今安徽宣城县)人。《管子》一书明代旧本均为二十四卷。梅士享此本合作十五卷。梅士享根据自己的看法对《管子》进行诠释。梅士享将一篇分为上、下两格。认

  • 历代通鉴纂要

    九十二卷。明李东阳(1447-1516)等奉敕撰。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属湖南)人。天顺进士,历编修,侍讲学士,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著有《怀麓堂集》、《燕对录》、《怀麓堂诗话》等。此

  • 名疑

    四卷。明陈士元(生卒年不详)撰。陈士元字心叔。应城(今属湖北)人。嘉靖年进士。官至泺州知州。著有《易象钩解》、《五经异文》、《孟子杂记》、《古俗字略》、《梦林元解》、《姓汇》、《姓觿》等。是书所录,上

  • 鹤绿词

    一卷。清吕耀斗(生卒年未详)撰。吕耀斗字庭芷,一字定子,阳湖(今江苏武进)人。此书收词五十九首。《摸鱼子》阙一字,耀斗殁后,残稿即如此。词颇流利,惜多纤巧之语。有光绪二十六年(1900)刊本。

  • 雅宜集

    十卷。明王宠(1494-1533)撰。王宠,字履吉,自号雅宜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八举不第,终于诸生。著有《雅宜集》。是集诗八卷,文二卷。其诗分体编列,而各以《正德稿》、《嘉靖稿》字系于标题之下

  • 唐石经考异

    二册(涵芬楼影印本)。清钱大昕(1728-1804)撰。大昕字晓徵,号辛楣,又字竹汀,江苏嘉定人。著名文字音韵学家。著有《十驾斋养新录》、《潜研堂文集》、《潜研堂金石文跋尾》、《金石文字目录》等。此书

  • 七颂堂集

    十四卷。清刘体仁(1612-1677)撰。刘体仁,颖川卫(河南许昌一带)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有家难,弃官从孙奇逢讲学,后累官吏部郎中。体仁工诗文,又善画山水。著有《识小录》(已著录),《七

  • 黄山志

    二卷。清张佩芳撰。张佩芳,字荪圃,山西平定人。黄山在安徽县西北,与太平县接界。《黄山志》乾隆三十五年刻本,共二卷。上卷首形胜、次寺观、次物产。下卷游记,载诸家游记,皆作者自记足迹所及。其考黄山旧称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