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中观论疏

中观论疏

二十六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中观论疏》是注解《中观论》的经注书。续藏经本作二十卷,金陵刻经处刻本汇入论文,作二十六卷。《中观论》亦称《中论》,是印度僧人龙树所著,为破斥部派佛教而显自宗基本理论的著作。《中观论》一书集中地表现了龙树的主要思想,即提出并阐扬“八不中道”和“实相涅槃”两中理论。全书的要义不外乎是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自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来华译此经后,汉地佛教及佛学家如三论宗,天台宗等,都很重视《中论观》的要义并加以理解和注释,故将其要义中有三个“是”字而称为“三是偈”,天台宗把“空、假、中”看成是谛,又称之为“三谛偈。有关《中观论》的疏注之书很多,可惜都早已失传了,唯有吉藏《中观论疏》保存至今。《中观论疏》在第一卷中解释僧睿中观论序,在注释因缘品中,先以通别、正名、释名、破申、同异五门明示玄义。然后论章开合,科判大意。于前七品中略破人法,明中道观行。次十品广破人法,明中达观行。以及用一品明得益。用三品重破邪迷,明中道实相。用四品破出世人法,明中道观行。用二品破小乘迷执,辨小乘中观。末二偈明大乘观行,归功于佛。卷二注释论初八不偈下,论述兴皇三种方言。卷三、四、五释青目重牒八不偈,以十门分释。详考细研此疏,不仅可以通三论之言,还可知隋代以前三论学派之异同。现有金陵刻经处刻本。

猜你喜欢

  • 格斋四六

    一卷。宋王子俊(生卒年不详)撰。王子俊,字材臣,吉水(今江西吉安县)人。其生平履历仅知安丙帅蜀时,曾召为制置使属官,其余皆不详。著有《史论》、《师友绪言》、《三松类稿》诸书,皆不传。此书原本题为《格斋

  • 续纂江宁府志

    十五卷,首一卷。清蒋启勋、赵佑宸修,汪士铎等纂。蒋启勋,字鹤庄,湖北天门人,曾任江宁知府、湖南衡永郴道。汪士铎(1802-1889),初名鏊,字振庵,号梅村,晚号梅翁,江宁人。道光举人。初治三《礼》,

  • 隶经杂著甲编

    二卷。清顾震福撰。震福字竹侯,江苏山阳人,光绪丁酉举人。该书所考,皆信而有徵,不作向壁虚造之言。或发明故训,或释疑辨难,解决了不少群经考释中的疑难问题,可以作为读经的参考。

  • 学范

    二卷。明赵撝谦(详见《大书本义》条)撰。此书共二卷,分六门,一为教范门,言训导子弟之法;二为读范,尽列所应读之书;三为点范,皆为批点经书凡例;四为作范,即论作文章之法;五为书范,论笔法;六为杂范,论琴

  • 左国腴词

    八卷。明凌迪知撰。迪知字稚哲,号绎泉,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进士,官至兵部员外郎,生卒年不详。著有《万姓通谱》、《太史华句》、《两汉隽言》、《文选锦字》、《名世类苑》、《

  • 诗志

    八卷。清牛运震(1706-1758)撰。运震字阶平,号真谷,又号空山,人称空山先生。滋阳(今山东兖州县)人。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士,官平番知县,为忌者中伤,免官归,主讲晋阳、河东两书院。性好金石

  • 大学讲义

    萧隐公撰。隐公原名炎,后称隐公,广东梅县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隐公与同人在北京法源寺讲《大学》,因操方言,听众不多,乃著此书。卷首附开讲通告,有恽毓鼎序文以及隐公的自序。大意以为《大学》之道一

  • 绣吟楼诗钞

    一卷。清谭紫璎撰。谭紫璎,生卒年不详,原名德馨,字凤芝,江西德化人,谭萃清之长女,蔡泽春之妻,清代诗人。此书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刊入嫏嬛别馆《国朝闺阁诗钞》第九集。共收诗十四首。

  • 胡庄肃集

    八卷。明胡松(约1543前后在世)撰。胡松生平详见《滁州志》条。是集为胡松诗文集。为胡松之弟胡楩所编刻。凡八卷,文六卷,诗二卷。集前有隆庆六年(1572)徐栻序、周弘祖序,末有邵梦麟后序及胡楩跋。据其

  • 少鹤诗集

    八卷。明王显槐撰。王显槐自号少鹤,武冈(今湖南武冈)人,生卒年均不详。王显槐为楚端王诫第三子,悯王显榕之弟。嘉靖十七年(1538)年封。诫尝自称黄鹤道人。嘉靖乙巳(1545)年,显榕为其世子英耀所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