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赤眉起义

赤眉起义

新莽末年的农民大起义。王莽代汉以后,企图通过复古改制缓和阶级矛盾,也未能挽救社会危机,反而使广大农民生活更加苦难。天凤五年(公元18年),青徐(今山东东部和江苏北部)一带发生大灾荒,琅玡(治今山东诸城)人樊崇在莒县(今属山东)聚众起义,逄安、谢禄等起兵响应,迅速发展到数万人。起义军活动于青徐二州,其首领称“三老”,次为“从事”、“卒史”,彼此互称“巨人”,约定“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因用赤色涂眉为标识,故称“赤眉军”。地皇三年(公元22年),赤眉军在成昌(今山东东平西)大败王莽军,势力扩展到黄河中游。更始政权建立后,樊崇等表示愿意归依,被封为列侯,但因受到更始帝刘玄的歧视,乃于更始二年(公元24年)分兵两路进攻刘玄。次年会师于弘农(今河南灵宝北),队伍发展到三十万人,立刘盆子为帝,年号建世。旋与绿林军王匡、张印部联合,攻入长安(今陕西西安)刘玄投降。这时关中豪强地主隐匿粮食,坚壁顽抗,赤眉军粮尽,乃于建世二年(公元26年)退出长安。次年在崤底(今河南洛宁西北)被刘秀军击败,复又在宜阳(今属河南)陷入刘秀部重围,樊崇投降,起义失败。

猜你喜欢

  • 郑成功抗清

    郑成功系郑芝龙之子。郑芝龙降清,郑成功苦劝不听,遂率部拒降,在广东南澳招兵买马,组织义军,坚持抗清斗争。先奉隆武,后奉永历年号。永历元年(公元1647年)郑成功从南澳出兵,两三年间,接连攻占了同安、海

  • 文昌台

    官署名。即尚书省。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称文昌台,旋称文昌都省。后又称都台、中台。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旧称。参见“尚书省”。

  • 两税法

    唐代后期开始实施的赋税制度。唐代中叶均田制破坏,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的租庸调法已不适用。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德宗采纳杨炎建议,推行两税法。其具体办法是:取消租庸调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仅存户税和地税。

  • 东汉清议

    东汉末年,官僚士大夫中形成了一种品评人物的风气,称为清议。清议的范围很广,上至公卿,下至士人都在被议之列。对于士人的褒贬,可左右乡闾舆论,从而影响到乡举里选,关系到士人仕途官禄的兴衰。因此士人相率用让

  • 李悝变法

    战国初期,魏文侯任用李悝进行的政治改革。在经济上,实行“尽地力之教”和“平籴之法”。所谓“尽地力之教”,即鼓励农民“治田勤谨”, 积极生产。所谓“平籴之法”, 即丰年时,由官府以平价收购粮食;荒年时,

  • 哆讹起义

    西夏仁宗时党项人民起义。西夏封建化过程中,新兴的党项贵族与汉族地主官僚相勾结,残酷剥削压迫人民。仁宗继位后,又连续发生旱灾、地震,人民更加无法生活。大庆四年(公元1143年)七月,哆讹领导威州(今宁夏

  • 九章律

    汉初萧何制定的法律。战国时魏相李悝吸收各国刑法,制定《法经》六篇。商鞅变法,将《法经》引入秦国, 改称《秦律》。刘邦入关宣布约法三章。西汉建立后,以“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搜集秦法,作《

  • 卫国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以原商都周围地区封予周武王弟康叔,建立卫国。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康叔在受封时,分到了以从事手工业为主的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

  • 夹谷之会

    春秋末年齐、鲁二国在夹谷(今山东莱芜)举行的盟会。公元前500年,齐、鲁二国为结束前段时间的不友好状态,约定在齐地夹谷举行盟会。孔子时为鲁国的大司寇,被指派担任鲁定公的相仪随同前往。会上,齐景公使莱人

  • 刘黑闼起事

    唐初河北义军余部起兵反唐事件。刘黑闼与窦建德少相友善,隋末从郝孝德入瓦岗军。瓦岗军败,为王世充所俘,后逃归窦建德,为河北义军主将之一。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擒杀窦建德,占领河北。唐官虐待义军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