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藩镇割据

藩镇割据

唐政府在平定安史之乱后期,任用仆固怀恩为大将。仆固怀恩为养寇固位,表请众多安史降将为本处节度使。安史乱后,唐中央政权力量削弱,不得已而对地方势力姑息迁就,魏博(治今河北大名东北)、成德(治今河北正定)、卢龙(治今北京)三镇节度使遂分授安史旧将。他们于所辖地区扩充军队,自署文武将吏,贡赋不入朝廷。节度使之职,父子相继,或由部将承袭,中央不能干涉。他们称雄一方,形成割据势力。史称藩镇割据。其后,山东、江淮之间亦多仿效。最多时达四十有余。其中势力较大者,除河朔三镇之外,尚有淄青镇(治青州,今山东益都)、淮西镇(治蔡州,今河南汝南)、宣武镇(治汴州,今河南开封)、沧景镇(治潞州,今山西长治)等。各藩镇对境内人民实行残暴统治,藩镇之间或相互攻战,或联合反唐。此种情况贯穿于整个唐代后期。唐王朝虽屡次力图削弱藩镇势力,但收效甚微。割据局面一直延续到五代十国时期,将近两个世纪。直到北宋之初,赵匡胤解除藩镇兵权,藩镇割据局面方告结束。

猜你喜欢

  • 五斗米道

    早期道教中的一派。又称米道、鬼道、天师道。东汉顺帝时,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在四川鹤鸣山(一作鹄鸣山,今四川大邑境内)创立。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名五斗米道、又因道徒尊张陵为天师(一说张陵自称天师

  • 高邮之战

    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元军与张士诚军在高邮进行的一次战争。至正十四年正月,张士诚在高邮建国,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建元天祐。九月,顺帝命中书右丞相脱脱总制诸王诸省军进讨,西域、西番亦发兵相助。出师

  • 泓水之战

    春秋时期宋楚之间的一场战争。齐桓公死后,宋襄公企图充当霸主,与楚国发生冲突。公元前638年,宋进攻倒向楚国的郑国,楚伐宋以救郑,两军战于泓水(今河南柘城西北)。宋军已排好阵势,楚军正在渡河,宋将目夷对

  • 更名田

    又称更名地。清政府于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下令,将一部分原来明藩王所占土地给予“原种之人,令其耕种”,永为世业。即承认农民对这些土地的所有权,号为更名田。第二年,又鉴于更名田内, “输粮之外,又纳

  • 大成国

    参见“广东天地会起义”。

  • 李志甫起义

    元末福建农民起义。首领李志甫,漳州南胜县(今福建平和)人。顺帝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六月,李志甫聚众起义,包围漳州城(今福建漳州市)。元将搠思监与战,被起义军击败。元政府急令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别不花

  • 云南河口起义

    清末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河口地处中越边界,是滇越铁路的交通孔道,为铁路工人和游勇聚散之区。控制河口对运输军械和进图全滇十分重要,因而在镇南关发难前,孙中山已着手筹划河口起义。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

  • 知耻学会

    清末维新派的政治团体。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由梁启超和满族人寿富等发起,在北京成立。梁启超在《知耻学会序》中指出,日本“知耻”维新,“更张百度”, “虽耻何害!”而“自讳其耻”,则为无耻, “自诵

  • 寿州之战

    显德二年(公元955年)至显德三年,后周与南唐在寿州(今安徽寿县)进行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参见“三征南唐”。

  • 同仇会

    华兴会联络会党的外围组织。1904年(光绪三十年)华兴会在长沙成立后,为准备武装起义,重视联络会党,负责人黄兴、刘揆一专程赴湘潭,争取了湖南哥老会首领马福益的合作,设立同仇会。会内仿照日本将、佐、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