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立宪派

立宪派

由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或称改良派)演变而来,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和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地方官绅的政冶代表。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使维新派感到欢欣鼓舞,为促使梦寐以求的宪政早日实现,积极展开活动,从此被称之为立宪派。立宪派的成员大体可分为国外和国内两个部分。在国外,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一些维新派逃亡海外后,继续坚持改良主义路线,大肆宣传保皇,并在华侨中建立保皇会组织。他们对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充满希望,立即组成帝国宪政会、政闻社等团体准备回国参与宪政。但清廷未能忘怀戊戌旧事,不承认其合法地位,严禁他们回国活动。国内的立宪派则是一些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和赞成君宪的地方官绅,其主要成员在戊戌时期也属于维新派。他们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实力,同清政府既有密切联系又存在矛盾。他们在国内各地具有相当影响,是清政府所要笼络的主要对象。他们为促使清廷早日实行宪政,也纷纷组成团体积极展开活动,如江浙有张謇、汤寿潜等组织的预备立宪公会,湖北有汤化龙等组织的宪政筹备会,湖南有谭延闿等组织的宪政公会等。这两部分立宪派暗通消息,互相策应。1910年(宣统二年)国内的立宪派曾连续发动了三次国会请愿运动。

猜你喜欢

  • 中英缅甸条款

    见“中英会议缅甸条款”。

  • 中法越南条款

    见“中法会订越南条约”。

  • 三川口战役

    宋、夏间一次重要战役。北宋王朝骄矜腐败,拒绝元昊称帝的要求,并悬赏捕杀元昊,停止宋夏贸易往来,而又不认真做战争准备。西夏遂决计提前大举攻宋。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初,元昊集结主力部队,以猝不

  • 纵横家

    战国时期,策谋之士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十家九流之一。关于“纵横”的解释, 《韩非子·五蠹》篇谓:”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而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淮南子·览冥训》高诱注:

  • 国相制

    女真族原始社会晚期制度。又称固论国相制、国论勃极烈制。约始于昭祖石鲁时期。国相为军事部落联盟首领都勃极烈之辅佐,权位极重。初由部落联盟首领主持遴选,后渐固定于有权势家族中世袭。金建国后并入勃极烈,性质

  • 国民宪政会

    清末保皇派的政治团体,又称帝国宪政会。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继续坚持改良主义路线,吹捧清帝载湉“圣德”,在海外组织保皇会。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康、梁等大

  • 方清起义

    唐代宗时皖、浙、赣交界地带农民起义。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江南大疫,死者过半,又值荒年,租庸使元载的急征暴敛,使人民无法生活下去。方清率领饥民几万人,在歙州(今安徽歙县)起义。第二年与起义于广德(今

  • 更名田

    又称更名地。清政府于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下令,将一部分原来明藩王所占土地给予“原种之人,令其耕种”,永为世业。即承认农民对这些土地的所有权,号为更名田。第二年,又鉴于更名田内, “输粮之外,又纳

  • 武昌起义

    1911 (宣统三年)反对清政府出卖铁路权利的保路运动激烈开展,各地群众的自发反清斗争遍及全国,社会矛盾空前尖锐,革命时机完全成熟。武汉是革命运动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尤其是湖北新军中一直有革命党人秘密

  • 土尔扈特部返归祖国

    土尔扈特部属漠西厄鲁特蒙古的四部之一。早在明末,土尔扈特部因与准噶尔部不和,被迫西迁额济勒河(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受到沙俄的控制。但他们始终不忘祖国,不断派人奉表入贡。康熙年间,清政府曾派图理琛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