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御前会议和清室对外宣战

御前会议和清室对外宣战

1900年6月(光绪二十六年五月)西摩率联军进犯北京,各国军舰逼近大沽口。清政府内部主战、主和两派争吵不休,慈禧太后倾向主战,于6月16日至19日(五月二十日至二十三日)连续四次召开有王公大臣、六部九卿参加的御前会议,决定对策。在16日第一次御前会议上,以载漪为代表的主战派和以许景澄等为首的主和派,围绕对八国联军的“战”与“和”、对义和团的“剿”与“抚”问题激烈交锋。主和派以“万无以一国尽敌诸国之理”,主和反战,对义和团力主镇压以求得列强谅解。载漪等提出不宣战会丧失人心,依靠义和团“法术”和董福祥甘军即能报仇雪耻。光绪皇帝站在主和派一边,力言“断无同时开衅各国之理”。慈禧太后主张“以顺民心为最重要”,会议以主和派取得优势而结束。会后两派积极活动。载漪伪造列强要慈禧太后“归政照会”。慈禧太后于次日召开了第二次御前会议。主和派重申“剿团和洋”主张,认为用“乱民”宣战会自取灭亡。光绪皇帝说义和团是乌合之众,不能代表中国民心。载漪与立山争辩团民法术灵验与否,互以对方“当夷”为词,词色激烈。主战官僚二十余人痛哭会奏,支持载漪的主张。慈禧太后公布了“归政照会”,决心一战,会后一面命徐用仪、立山、联沅前往使馆请求各国公使劝阻联军入侵, “如华欲开衅,可即下旗回 ”;一面令荣禄备战,通令各省督抚派兵勤王。是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电奏,反对宣战, 力主“剿灭”团民。主和派得到封疆大吏支持而活跃起来。慈禧太后召开第三次御前会议,会上主战派“请攻使馆”、“慑使臣”以期“使馆朝夷,皇位夕易”的建议得到慈禧太后的同意。主和派王文韶、联沅等群起反对抚团剿洋,遭到慈禧太后怒骂斥责。载澜以“通夷”请杀联沅以退联军,主和派反唇相讥,气氛紧张。但主和者人数众多,慈禧太后在会后仍令王文韶、立山等前往使馆要各公使劝阻联军进犯京城。19日(二十三日)大沽炮台失陷消息传来,清室震动,慈禧太后立即召开第四次御前会议,归政失权的恐惧,使慈禧太后坚定了宣战决心。光绪皇帝和主和官员痛哭披陈均无法挽回。宣战终成定局。是日照会各国公使,限二十四小时离京赴津,由清军护送。次日,慈禧太后随即谕令各省督抚备战, “共挽危局”。下午即下令攻打使馆。6月21日(五月二十五日)清政府颁布了宣战上谕,同时颁旨招抚义和团, “借御外侮”。

猜你喜欢

  • 三家分晋

    春秋战国之际晋国为赵、魏、韩三家贵族瓜分的历史事件。春秋末年,晋由赵、韩、魏、知、范、中行等六卿专权。公元前490年,赵氏击败范氏、中行氏,范氏、中行氏出奔。公元前458年,知氏联合赵、韩、魏三家尽分

  • 罢郡为州

    隋朝精简地方机构、节省政府开支的重要改革措施。南北朝时,地方设州、郡、县三级, “民少官多,十羊九牧”,耗费了国家大量资财。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用度支尚书杨尚希、太子少保苏威等大臣之策,撤

  • 建州三卫

    明代在东北地区设立的地方军政机构。居住在我国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满族,明朝时仍称女真,当时分为建州、海西、东海(也叫野人女真)三大部。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设辽东都指挥使司,派使招谕,女真各部首

  • 梁犊起义

    后赵时戍卒起义。建武十四年(公元348年),石虎杀太子石宣,太子十万名卫士被发配凉州(冶今甘肃武威)戍边。其中一万余名自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向西北出发。第二年,这些满怀愤怒的士兵公推梁犊为首领,在雍城

  • 韩信破赵

    韩信用背水阵打败陈余,攻灭赵国的一次战役。楚汉相争,刘邦项羽在荥阳、成皋一带对峙。为了迂回夹击项羽,刘邦派韩信率兵攻打魏、赵、燕、齐四国。高帝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 韩信率兵攻赵。赵王歇和赵将陈

  • 西魏

    朝代名,北朝之一。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七月,北魏孝武帝元修由于权臣高欢的迫胁,放弃洛阳,西走长安,投靠拥兵关陇的宇文泰。同年十二月,宇文泰毒死元修, 自为大丞相,另立元宝炬为帝,自握朝柄,建元大统

  • 国民党

    中国资产阶级政党。中华民国成立后,许多革命党人热衷于资产阶级议会政治。他们为了争取在正式国会的选举中获胜,以便组织责任内阁,实行“政党政治”,主张扩大同盟会力量。1912年8月由于宋教仁等人的积极活动

  • 淮西之变

    南宋初淮西兵将叛降事件。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春,宰相兼都督张浚奏罢刘光世兵柄,以其军隶属于都督府。八月,以刘部将王德、郦琼分别为淮西正副都统制,而以文臣吕祉节制之。王、郦之间素不相协,宋廷乃调王

  • 宋申锡案

    唐文宗本想用宋申锡诛灭宦官,结果宋申锡反被宦官诬陷一案。文宗大和四年(公元830年)李宗闵推荐牛僧孺共同为相,牛党掌权,依附于宦官, 排挤李党,文宗乃选用宋申锡为相,密谋诛灭宦官。大和五年,宋申锡引吏

  • 中俄会订条约

    见“旅大租地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