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官制改革

官制改革

清政府在“预备立宪”时期为维持满洲贵族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1906年9月1日(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十三日)清政府发布“预备仿行宪政”诏书,第二天就下令改革官制,企图假立宪之名,行中央集权之实。首先公布中央官制,主要是对中央机构进行调整;改变一些部的名称,如兵部改为陆军部,户部改为度支部等;并增设至十一个部。各部的尚书,由旧制满汉各一改为每部只设一人,名虽“满汉不分”,但所任命的尚书中,汉官只有五人,满蒙贵族则占六人,特别是陆军、度支等重要部门皆由满人掌握。同时宣布各自省新军统归陆军部管辖,并从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手中收回北洋陆军四镇的兵权,明显地表露出满洲贵族集权的趋向。接着,清政府又进行地方官制改革,意在削减督抚权力,由于受到大部分地方督抚的抵制,结果只作了较小的变动而收场。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清政府又用明升暗降的办法,把当时权势最大的汉族官僚直隶总督袁世凯和湖广总督张之洞内调为军机大臣,以排斥汉族官僚势力,加强满洲贵族集权。官制改革初步暴露出满洲贵族专政的意图,引起立宪派的不满,也加深了清政府满汉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猜你喜欢

  • 新疆建省

    指清朝在新疆正式建立行省事。乾隆初年勘定西域,更名新疆。龚自珍于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和1828年(道光八年)两次建议在新疆没置行省。1877年(光绪三年)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的左宗棠上疏奏请新

  • 石柳邓起义

    清乾隆年间,湘黔地区的苗民起义斗争。湘黔地区的苗族人民在“改土归流”后,身受本族头人、满汉官僚地主的重重盘剥。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贵州铜仁府苗民首领石柳邓领导苗民,以“逐客民(满汉官僚、地主

  • 南凉

    十六国之一。鲜卑贵族秃发即拓跋乌孤建立。秃发乌孤自称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以廉川堡(今青海乐都东)为都城。太初元年(公元397年),改称武威王。徙都乐都(今青海乐都)。乌孤死后,其弟秃发利鹿孤继位,

  • 西城括田所

    又称城西括田所,简称括田所。北宋徽宗时掌管括刷“公田”的专设机构。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置,先后由宦者杨戬、李彦主持,陆续在京西、京东、河北、淮南、京畿各地括刷大量民田及荒地入官,更税为租或增立官

  • 北辽

    政权名。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三月,金兵攻占西京大同府,辽天祚帝逃往夹山(今内蒙古萨拉齐西北),宗室燕王耶律淳奉命留守南京(今北京)。宰相李处温与皇族耶律大石等,乃拥立耶律淳为天锡皇帝,改元建福,

  • 察割之乱

    辽贵族争夺皇位的斗争。世宗兀欲即帝位后,国内贵族叛乱,争夺皇位的斗争不断发生。应历元年(公元951年)九月,世宗领兵南下攻后周以救援北汉,行至归化州祥古山(今河北宣化境),与母后肖氏祭祖宴饮大醉。贵族

  • 北方革命协会

    辛亥革命时期成立的革命团体,系由同盟会河北支部负责人刘仙洲于1909年(宣统元年)在保定组织的实行会(次年冬改称共和会),李大钊、凌钺等于武昌起义后组织的天津共和会(亦称北方共和会),李季直和段亚夫等

  • 河西四郡

    汉武帝在黄河上游以西设置的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的总称,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击匈奴获得胜利。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率众归汉。汉朝在其故地设立武威、酒泉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

  • 八国联军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俄、德、美、法、英、日、意、奥八国组成的侵略联军。按照外交惯例,驻外使馆由驻在国负责安全,派驻国无权调兵自卫。戊戌变法失败后,列强借口驻扎南苑的董福祥部甘军曾与之发生冲突,

  • 六出祁山

    诸葛亮北伐曹魏的六次战役。诸葛亮平定南中(今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一带)叛乱后,与孙权重新结盟,开始北伐曹魏,图谋中原。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率兵从汉中(今陕西汉中东)出发,经祁山(今甘肃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