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噶尔丹叛乱

噶尔丹叛乱

清初漠西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的叛乱活动。明末清初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大部。厄鲁特蒙古又分为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和杜尔伯特四部。其中以准噶尔部势力最强。康熙时厄鲁特的准噶尔部上层封建主发生了争夺权利的斗争,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噶尔丹获胜,自立为准噶尔汗。不久,先后吞并了厄鲁特各部。康熙二十七年,噶尔丹出兵打败喀尔喀诸部。喀尔喀的宗教首领大喇嘛哲布尊丹巴率领部民南投清朝。噶尔丹不顾清政府的禁令,进一步加强攻势,康熙二十九年打到内蒙乌珠穆沁境,康熙帝遂下决心平叛。康熙于二十九年、三十五年、三十六年曾先后三次亲征,大败噶尔丹军。准噶尔部上层分子由于形势不利,内部矛盾激化,发生了分裂,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占据伊犁,派人与清政府约定夹攻噶尔丹。噶尔丹的分裂割据阴谋彻底破产,叛军大部被歼灭,噶尔丹日暮途穷,染病死去。噶尔丹叛乱被粉碎后,喀尔喀蒙古各部又回到原来的居住地。清政府设置将军和参赞大臣,加强了对喀尔喀蒙古地区的管理和统治。

猜你喜欢

  • 投笔从戎

    东汉时班超弃文从武之事。永平五年(公元62年),班超随兄班固来到洛阳,家贫,常为官府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而叹: “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砚)间乎

  •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时王安石等主持的政治改革。又称熙宁变法、熙宁新政。北宋中叶,土地高度集中,广大农民破产。外部又有辽、西夏勒索岁币和军事威胁,造成各种社会矛盾加剧,积贫积弱局面日益严重,宋王朝统治危机加深。仁宗庆

  • 瓜分狂潮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竟相在中国强占租界、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活动。1896年6月(光绪二十二年四月)沙俄诱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把侵略势力伸入中国东北三省。1897年11月(光绪二十三年十月

  • 二王八司马改革

    见“永贞革新”。

  • 鲁(徐园朗)

    隋末山东义军首领徐园朗于唐初建立的政权。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徐园朗据兖州(今山东兖州)起义,拥众二万余,依附李密。李密败,又归王世充(一说窦建德)。后降唐,任兖州总管。武德四年(公元621年)

  • 遥辇九帐大常衮司

    辽北面诸帐之一。耶律阿保机取代遥辇氏为契丹部落联盟长之后, 为防其反抗,乃将遥辇氏九代可汗之后裔各立为一帐,设遥辇九帐大常衮司以总掌九帐之事。置遥辇太师、太保等官,多以阿保机亲信贵族充任,严禁遥辇氏子

  • 提刑司

    宋官署名。全称提点刑狱司。又称宪司、臬司、宪台。掌本路司法、刑狱、巡察盗贼及监察地方官吏,并兼管农桑。太宗淳化中始遣朝官及阁门祗候以上出任诸路提点刑狱公事,或同提点刑狱。后设专司,文武参用。京畿地区设

  • 麟德之变

    麟德元年 (公元664年)唐高宗欲废武后之事。参见“武周代唐”。

  • 镇抚司

    官署名。属锦衣卫,分南北二部。南镇抚司只理“本卫刑名及军匠”,北镇抚司专理诏狱。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增铸北司印信,一切刑狱都直接向皇帝请示报告,锦衣卫长官不得过问。镇抚司官小权重,用法严刻,为

  • 门阀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维护门阀地主特权利益的制度。“门阀”或“阀阅”系指地主阶级的上层。凡累世显贵之家即称为门阀世族地主,他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都享有特权。门阀地主由汉末豪族大姓发展演变而成。曹丕称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