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吴承伯起义

吴承伯起义

南朝梁时宣城(治今安徽宣城)农民起义。天监九年(公元510年),宣城郡吏吴承伯以宗教为掩护,发动农民举行起义,起义群众攻破郡城,杀太守朱僧勇。吴承伯率义军进攻吴兴郡(治今浙江吴兴),队伍发展有二万余人。吴兴太守蔡博残酷镇压起义军,吴承伯英勇牺牲。义军余部转战到新安郡(今浙江淳安、安徽新安江流域一带),与官军顽强作战,打败新安太守谢揽的官军,相继攻克黟(今属安徽)、歙(今属安徽)等县。不久,起义军被官军镇压。

猜你喜欢

  • 禅宗

    中国的佛教宗派。因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又自称传佛心印,以觉悟所称众生本有之佛性为目的,亦称“佛心宗”。传说创始人为北魏时的印度僧人菩提达摩,唐时以惠能为代表。武则天时,分为南、北二宗,

  • 三案

    明末宫廷中“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总称,参见“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

  • 晋灭东吴

    咸宁五年(公元279年)西晋发兵二十万,分五路进兵攻吴。东线,杜预从襄阳发兵直捣江陵(今湖北江陵),占领江陵及江南各州郡。建威将军王戎直攻武昌,安东将军王浑出击横江(今安徽和县横江浦),欲攻采石,取建

  • 文天祥抗元

    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二月,元军东下,文天祥为江西安抚副使、知赣州,组织各族抗元武装万人,要求冒死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八月,改知平江府(今江苏苏州),遣师救援临安门户独松关(今浙江安吉东南),

  • 邺都兵变

    五代时,后唐侍卫亲军拥李嗣源为帝的事变。同光四年(公元926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听信伶宦谗言,冤杀大将郭崇韬、朱友谦之后,功臣勳旧人人自危,军校士卒忿忿不平。这时,发生了魏博兵士推军校赵在礼为首,据邺

  • 民政长

    官名。辛亥革命后,各省置民政长,为一省行政长官。1912年尚无统一制度,经北洋政府任命民政长的只有山西、湖北、四川、江苏、江西、福建等省。从1913年初公布《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开始,各省

  • 藩镇割据

    唐政府在平定安史之乱后期,任用仆固怀恩为大将。仆固怀恩为养寇固位,表请众多安史降将为本处节度使。安史乱后,唐中央政权力量削弱,不得已而对地方势力姑息迁就,魏博(治今河北大名东北)、成德(治今河北正定)

  • 七雄并立

    从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各诸侯国连年战争,史称“战国”。其中齐、秦、楚、燕、赵、韩、魏七国强大, 又称“七雄并立”。齐国在东方,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旧临淄)

  • 开府

    原指一定职位的文臣武将成立府署,自选僚属。汉初,惟三公可以开府。汉末,大将军、将军亦有开府者。魏晋以来,得以开府者渐多,因用开府仪同三司之名,以示区别。唐宋以开府仪同三司为文散官第一阶,金为文散官上,

  • 期门

    汉武帝时选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等六郡良家子组成。因为他们经常“期(待命)诸殿门”,听候调遣,故名。属光禄勋,宿卫皇帝。平帝时改称“虎贲郎”。